第A0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拜登特朗普重赛

美国人心惶惶

3月9日,拜登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向支持者挥手致意

3月9日,特朗普在美国佐治亚州罗马参加竞选集会

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人们查看被以军轰炸的汽车

N新华

央视

美国现任总统拜登和前总统特朗普12日各自锁定2024年总统选举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如不出意外,两人将再次在美国总统选举中对决。

今年初选6月初才结束,现在不过半程,拜登和特朗普何以提前锁定提名?目前选情如何?二人再次狭路相逢,舆论和专家为何忧心忡忡?

二人相互大肆攻击

据美国多家主流媒体测算和报道,在12日佐治亚、密西西比和华盛顿3州初选中,拜登和特朗普分别在党内胜出,各自累计的所属党派全国代表大会党代表票数已经超过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所需。

美国2024年总统选举初选今年年初开始以来,特朗普和拜登各自在党内轻松连胜,初选很快就失去悬念。美国媒体此前预计,特朗普最早于12日锁定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拜登最早于19日锁定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由于佛罗里达州和特拉华州取消了民主党初选并将全部党代表票给予拜登,他锁定党内提名的时间也提前至12日。

初选是美国总统选举的第一阶段,将持续至6月。两党将于今年夏天各自举行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提名本党总统候选人和副总统候选人。

拜登当天发表声明,感谢选民再次让他代表民主党出战,同时炮轰特朗普,称特朗普的“怨念”和“报复”活动威胁“美国理念”。特朗普在一段录制视频中说,这是胜利的一天,而拜登是“美国历史上最差的总统”,他必须被击败。两人近期各自在“摇摆州”佐治亚拉票造势,相互大肆攻击,拉开对决序幕。

美国上一次总统选举相同候选人“重赛”发生在1956年。那年的总统选举中,时任美国总统、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击败民主党人史蒂文森实现连任。1952年,艾森豪威尔首次击败史蒂文森当选美国总统。

特朗普筹款暂落后

美国近期一些全国性民调中,特朗普对拜登胜多负少,并在大多数“摇摆州”的民调中处于领先位置。美国选举专家指出,距离大选还有7个多月,目前判断输赢为时尚早。

在美国,竞选就是一场“烧钱大战”。有美国研究机构预测,2024年将是美国史上最昂贵选举周期,各竞选人在政治广告上的花销合计将超过100亿美元。筹款方面,特朗普目前落后拜登。共和党全国委员会领导层近期“大换血”,新任主席惠特利说,该委员会将全力帮助特朗普筹款和竞选。

特朗普支付“封口费”案将于本月25日开庭,特朗普被要求每周出庭4天,这将对他的竞选活动造成干扰。而随着其他刑事案件的推进,他可能需要在法庭花更多时间。更让特朗普团队担心的是,如果特朗普被定罪,他将失去部分潜在选票,不利于其竞选。

拜登面临支持率低迷、政策受质疑等问题,其年龄和健康也受到多方关注。国情咨文讲话后,拜登前往多个州举行集会,宣传其政绩以及“特朗普威胁论”。拜登近期在移民问题上相关表态以及对巴以冲突的应对也引发民主党内一些人士的不满。在2月底密歇根州的民主党初选中,10万人把票投给“不作承诺”选项,以抗议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拜登政府“拉偏架”的做法。

美国为何忧心忡忡

此前多项民调显示,多数美国人不希望看到拜登和特朗普“重赛”,并对他们的执政能力表示担忧。美联社文章说,拜登和特朗普都有缺点且都不受欢迎,他们的再次交锋势必加剧美国尖锐的政治和文化分歧。南卡罗来纳州选民、退伍军人丹·霍尔泰尔对记者说,拜登和特朗普“只会斗来斗去”,估计美国未来几年会比现在更糟糕。

拜登上周发表的国情咨文被美国媒体形容为“火药味十足”“竞选风格明显”,他十余次不点名批评“我的前任”,指责特朗普破坏美国民主、威胁堕胎权、在枪支暴力问题上不作为等等。特朗普则反复炮轰拜登政府在移民和边境安全问题上的失败,称拜登是美国民主的威胁,还模仿拜登的言谈举止以示嘲弄。

拜登和特朗普不仅政治恩怨深重,而且政策主张差异巨大。《纽约时报》文章称,二人对决“是对美国权力、政策和民主治理的两种迥异愿景的一次重大却又熟悉的碰撞……他们都决心将这变成一场针对对手的选举”。美国历史学者马克·阿普德格罗夫预测,拜登和特朗普之间的选战将变得更加“丑陋”。

在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斯托克斯看来,美国现在的社会分裂已经达到一个高点。美国在移民、种族、平权等问题上的分歧可能愈发严重,今年总统选举的结果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还可能让撕裂更加深刻,失利一方也不太可能坦然接受失败。

□观察

特朗普到底能否重返白宫

眼下,特朗普似乎锐不可当,但也只是“似乎”。八个月后的总统选举投票日,情势是否依旧如此?很多迹象表明:未必。

面对特朗普在初选阶段的强劲表现,拜登竞选团队一再声称民调机构和媒体“高估”特朗普。这种说法存在一定合理性。

首先,初选阶段民调数字可能未反映真实情况。特朗普民调领先优势动辄比党内对手高出三四十个百分点,然而媒体分析初选结果发现,特朗普真实领先优势往往低得多。其次,特朗普目前取得的胜利均与其稳稳掌控广大农村地区这一本就优势明显的基本盘直接相关,大胜实属意料之中。

每届总统选举各有其无法复制的情境。未来八个月,不可避免还会发生一些影响选情的事件。选举投票日当天,会有多少美国选民没有热情投票给拜登、却因有热情阻止特朗普重返白宫而前往投票站,尚未可知。

鉴于美国不断加深的政治极化程度,几个关键“摇摆州”的选情仍将左右本届总统选举结果。民主党候选人大概率会赢得更多普选票,但关键“摇摆州”的选情可能非常接近,这也是今年总统选举结果难以预测的主要原因。

虽然目前特朗普和拜登的竞选资金差距较大,但对双方都不构成问题,决战最后阶段的大幅资金差距才有可能带来实质性影响。

□焦点

对以“红线”施压

美以关系“松动”?

N据新华社电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2日重申,以军将继续推进在加沙地带最南端城市拉法的军事行动。美国总统拜登上周曾公开警告以方,攻入拉法将是踩踏“红线”,随即遭到内塔尼亚胡反驳,并表示他和拜登之间存在“分歧”。

拜登对以设“红线”代表政策改变吗?这背后美国到底在算什么账?美以关系会被撼动吗?

事实上,美国公开施压并不意味着政策转变,例如,向以色列施压最有效的手段——切断或减少美国对以军援,拜登政府从未触碰。在提出攻打拉法是“红线”之后,拜登又说,不存在“会让美国切断武器输送、使以色列没有‘铁穹’(防空系统)可用的红线”。

今年是美国大选年。有分析认为,目前拜登政府出于国内选情的需要,开始转变态度,表现出公开施压以色列的一面。

美国“铁锈带”上的密歇根州是大选“摇摆州”,其选情向来备受关注。在2月27日晚结束的密歇根州初选投票中,拜登虽击败党内竞争对手,但该州超过10万民主党选民在选票上勾选“不作承诺”选项,只表达党派倾向,但不支持某个具体候选人,被称为“抗议票”。密歇根州有大量阿拉伯裔美国人,他们不满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拜登政府“拉偏架”。活动人士发起投“抗议票”活动,以此向拜登抗议。

很快,拜登政府态度发生戏剧性改变。副总统哈里斯3日罕见呼吁以色列和哈马斯“立即停火”,拜登则多次公开施压以色列。

以色列在美国大选年中一向攥着“施压砝码”。12日,内塔尼亚胡在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会议上表态将继续推进拉法军事行动。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是美国最强大的犹太人利益游说团体,这一团体在大选年的巨大影响力,拜登政府心知肚明。

美以关系一直亲密,美国在关键时刻从不忘记帮助以色列,最近的高调施压,仅仅是“施小压帮大忙”,不会改变美以坚定的盟友关系。

本轮冲突爆发5个月来,美方毫不掩饰“拉偏架”,独家滥用否决权,四次强行阻挠安理会要求停火的行动;2月13日,美国参议院通过总额达953亿美元的紧急预算法案,其中约140亿美元用于援助以色列。据美国现任和前任官员披露,冲突爆发后,美国政府已秘密通过100多笔单独军售向以色列输送大量武器,但迄今对外公布的只有其中两项。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