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新能源车市掀“降价潮” 还有补贴来袭

此次降价幅度从5%至15%不等,具体到价格,体现为下降几千元到上万元

长安启源4S店内,市民携家带口看车

吉利汽车(福州赛马店),销售在向市民介绍帝豪Lhip

N海都记者 陈佳卉 孙萌 文/图

开春以来,国内汽车市场迎来“降价潮”,多家车企宣布下调旗下汽车的售价,部分版本的新能源汽车售价更是首次下探至8万元以内。另外,近期福州市正在发放“2024年福州市第一期购车补贴”,其中,新能源汽车新车单价5万元(价税合计)以上,每辆补贴4000元。

车辆降价叠加购车补贴利好之下,福州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如何?市民购车意愿是否增强?市民在买车时又主要考虑哪些方面?海都记者走访了福州的几家4S店了解情况。

本周末4S店客流增多 部分车型有组合优惠

3月16日下午,记者来到福州市仓山区则徐大道上的多家新能源汽车销售门店,看到不少市民正在选购汽车。某品牌车企门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两天前来店内看车的顾客“比以往翻了一番”。

在福建榕兴比亚迪4S店内,市民林先生称,前两周就来这个店看过车,因为没考虑好车型当时没有付款,这周福州推出购车补贴,他就再来看看,没想到此前心仪的驱逐舰、海豚都没有现车了。他无奈地说:“这周的人流量比之前来时明显增多,熟悉的销售也忙得不可开交,我等了20分钟他还没空出时间,一直有顾客在咨询和排队试驾。”

记者又以购车者身份咨询吉利汽车(福州赛马店)的销售罗先生,他表示当天咨询帝豪Lhip的人很多,因为该车在原有的直降14000元的基础上,店铺周末活动还能再减6000元,并且可以抢福州的购车补贴4000元,相当于又降了10000元,他们当天已经成交多辆,目前仅剩2辆现车。“今年对比去年,新能源汽车降价幅度更大,当下还有购车补贴,确实是入手的好时机。”罗先生补充道。

在长安启源4S店门口,停放着一辆长安Lumin,车顶上立着一块红底宣传牌,上面写着“特价车 0首付”等字眼,格外引人注目。销售章先生说,该款车销量不错,目前店里没有现车。走进店内,长安启源A05以“7.89万元起”的宣传广告吸引了众多市民。而长安启源A07虽然降幅不大,也有不少人围观。受访市民纷纷表示近期新能源汽车降价,又有购车补贴,趁着周末就多看看。

“降价潮”叠加购车补贴 仍有不少市民选择观望

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家车企宣布下调旗下汽车价格,且本轮“降价潮”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降价幅度从5%至15%不等,具体到价格,体现为下降几千元到上万元都有。

为何新能源汽车会在近期出现降价?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我国新能源车企进步快、规模大,已有降价实力和油车竞争。近期碳酸锂(锂电池的重要原料之一)价格处在低位,也为新能源车型创造了降价的条件。

除了车企方面主动降价外,福州市也在近期推出了购车补贴:自本月15日起,补贴总额达1300万元的“2024年福州市第一期购车补贴”已正式发放,发放时间持续至本月31日。截至16日18时许,记者在“云闪付”APP上查询到,总数1300份的新能源车购车补贴剩余448份,总数2400份的燃油车购车补贴剩余2090份。

对于以上种种的购车优惠,不少有购车意愿的受访市民表示在考虑订车。不过,王先生称“要再观望一段时间”,原因是新能源汽车降价明显,他希望车企再“卷一卷”,等到价格稳定后再考虑入手。

在比亚迪(福州盛世新景店),陈女士称,毕竟是大几万的支出,不能冲动消费,她还在等接下来小型SUV元UP的上市,想多对比。“这次的购车补贴可能是赶不上了,希望政府能多发几期。”她笑着说。

买完车遇到降价“背刺” 消费者能要求保价吗?

“虽说早买早享受,但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陈女士还告诉记者,她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了一些网友分享的“提车不久后就降价”的情况,这也是她选择观望的原因之一。

为此,她还问了一些销售有没有保价服务,“大部分销售只会说他们没什么降价空间了,也有品牌称有一个月的保价服务,但不是所有车型都享受,还是要看你买了什么车”。

那么,消费者如果在购车后遇到降价“背刺”的情况,应该怎么做?可以要求保价吗?记者采访了福建律师海都公益团福建宽达律师事务所俞柳英律师。

俞律师表示,汽车销售方若是在向消费者出售车辆前知晓所售卖的车型在近期将有降价的计划,应向消费者进行说明,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同时,消费者在购车时也可以尝试与销售方沟通关于是否提供保价服务的事宜,若有,则可签订保价协议,这也能从一定程度上降低被降价“背刺”的风险。

不过,也有品牌车企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我们现在没有跟随(市场)降价,针对目前热度比较高的新能源车型,主要还是从保值的角度出发,这样对老车主来说比较公平,也能更好地建立客户对品牌和购车的信心。”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