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杨江参 通讯员 李智锰 文/图
自助食宿、自给自足、自由进出?近日,记者偶然从一位学长口中得知南安有这样一处“自助院子”时,沉寂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起来了。3月19日,当记者从这位学长处了解到,自助院子位于南安市蓬华镇山城村后,就迫不及待前去一探究竟。
无人住的旧房古厝 有人住有人管了
趁着春日的暖阳,记者从泉州市区驱车来到南安蓬华镇,山城村村委会负责人郭金海是我们此次采访的向导。
在郭金海的带领下,我们驾车一路从山城村路口向山城村腹地驶去,沿途春风拂面,青山绿水,空气中包含了许多乡村特有的清新。在树木遮掩下,露出一栋栋充满闽南特色的旧房古厝。
郭金海告诉记者,山城村有18个自然村,零散分布着许多成色很不错的旧房古厝,而山城村乃至蓬华镇由于地处山区,村民大多外出务工,所以这些旧房古厝很多都空置了。
记者到达自助院子时,院子的住户“木荷”正怡然自得地在院子里泡着功夫茶。春日暖阳下,木荷淡然地向记者介绍,自助院子就是要盘活闲置土地与闲置院落,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什么都没有也可以来看门”的院子理念,让大家一起参与改造生活,让处于人生低谷的人们有一个低成本休养生息的好去处。在闲置土地与闲置院落产权人的支持下,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实现产权人、院子住户、院子所在地等三方共赢。
郭金海介绍,山城村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发现,大量外出务工的人口,让山城村的许多旧房古厝失去应有的价值。而自助院子模式就是产权人提供符合居住条件的旧房古厝,让来自天南地北的住户共同建设、共同享用、共同维护,进而保护这些闲置的旧房古厝不会自然毁损而导致贬值。
自助院子的产权人老郭说:“我的投入不多,但我的老房子也算有人看管了。”当然,最重要的是,可以让无人居住的旧房古厝产生新价值。
院子体现“人文关怀”
住户来自全国各地
正当记者和木荷在院子里泡茶聊天时,院子里的另一住户刘女士提着篮子回来了,篮子里装着的是她刚从山里采摘的野菜。刘女士来自福州,她很喜欢山城村的闽南风韵,已经在村里呆了快一周。
木荷说,山城村的院子是泉州设置的第三个点,院子住户来自全国各地天南地北,2024年1月至今已有七八十名分别来自内蒙古、甘肃、江西、南京、广东、重庆等地的访客来短暂住宿,其中还有不少访客在这边过除夕。院子的核心价值是“人文关怀”,为许多处于人生低谷期的人搭建情感避难所,让他们在院子里住通铺(男女分开)、集体生活等基本自给自足的方式调节生活节奏。
南安蓬华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乡村振兴中主动探索带有蓬华特色的发展道路,他们发现很多自然村庄都有一定量的闲置土地和旧房古厝,为了更好盘活,率先在山城村试点“自助院子”,探索盘活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该负责人表示,蓬华镇地处安南永三地交界处,距离南安市区虽然偏远,但是到安溪县城和永春县城,基本半小时就能够到达。因此蓬华镇在地理条件上,是符合搭建“半小时城市生活圈”条件的。“自助院子”模式如果能够成功,能为蓬华镇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随着社会资源引入,游客的参与,能够极大地扩大当地农特产品的影响力。
据悉,此前,蓬华镇成功获评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入选福建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