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谈天说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红杏出墙”被误读了千年

唐代诗人杜牧的名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元代词人虞集的“杏花烟雨江南”,在许多人心中,种下了杏生长在江南湿润地区的印象。但实际上,在长江以南,春天杏花并没有那么常见。从古至今,杏树的主要种植区一直在北方。

杏树寿命为40年到100年,有“长寿树”之称,是文化内涵丰富、集观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吉祥树。尽管“红杏出墙”一直以来被人们曲解和误读,但“杏坛”和“杏林”自古以来就享有崇高的声誉,成为教育圣地和我国传统医学的象征。

“红杏出墙”成贬义是误读

人们虽然喜欢杏树的长寿、杏花的美丽和杏子、杏仁的可口,却不会称一个美貌女子为“红杏”,一听到“红杏出墙”四个字,就会立马想到某某人出轨了。这真是杏树的不幸,“红杏出墙”本是古代诗歌中极为优美的艺术意象,不知何时竟被人理解成贬义词了。

最早的“红杏出墙”诗,是晚唐诗人吴融的《途中见杏花》,其诗云:“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人行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诗中那句“一枝红杏出墙头”只是勾起诗人思乡之情的景物而已,并无他意。后来刘豫的“竹坞人家濒小溪,数枝红杏出疏篱”、宋祁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陆游的“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等诗句,均为描写春日景色之作,并无隐义。

最有名的“红杏出墙”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首诗韵味十足,意境深邃,诗意中既有见不到园主人的失望和遗憾,也有对隐士品德的赞赏和敬仰,但绝无鄙视轻薄之意。可见后人将“红杏出墙”视为“出轨”的代名词,是对古代诗歌意象的错误解读。

“杏林春暖”的典故 出自福州这位“神医”

“红杏出墙”被人们理解成“出轨”,固然是杏树的不幸,但有幸的是,它和孔子以及东汉末年的名医董奉结下了不解之缘。

古人以“杏坛”象征教育,因为《庄子》中有一则故事,说孔子在一片杏林中设坛讲学,后来,人们便以“杏坛”泛指教育界。

有人认为,“杏坛”四周的杏树寓意丰富,挺拔的树干象征弟子们正直的品格;杏树多果,象征弟子满天下;杏子和杏仁既可食用,又可入药治病,象征弟子们学成后有利于社稷民生。现在,“杏坛”一词多指教书授学的地方。

另一个词“杏林”则专门用来指代医疗界,故事出自东汉末年的名医董奉。董奉为侯官县董墘村(今福州长乐古槐镇龙田村)人。据《神仙传》记载,董奉晚年隐居江西庐山,医术精湛,他给人治病不收财物,只让痊愈的病人栽一棵杏树,经年累月,形成了繁茂的树林。董奉又把卖杏果得来的钱换成大米,用来施济穷人。为了感谢他的善举,人们自发地在董奉的家门口挂上一幅“杏林春暖”的牌匾。“杏林精神”从此也就成为医者信仰的代名词。

为何杏干杏脯那么多?

作为蔷薇科果树的一员,杏和桃、李大同小异。它在春季开出白至淡粉色的五瓣花,先花后叶,夏秋季节果熟。杏果通常金黄色,也有黄白、深红的品种,表皮微有绒毛——不像毛桃那么扎手,也不像李子那样光洁,手感类似“麂皮绒”。吃起来有浓郁的果香,外皮微酸,熟透的果肉酸甜醇厚,多汁可口。

虽然杏果美味、产量大,却有一个致命缺点:成熟后果肉糜软,不易保存、运输,因此许多好吃的品种,仅在产地附近能吃到。而且,杏树大多数品种的果期都很短,只有十多天,过季就吃不到了。

为了延长赏味期限,大量的杏子被做成了蜜饯、果干和果酱。很多南方人认识杏子,都是从杏干、杏脯开始的。

(广州日报 博物)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