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浙大一院、云南疾控
“鱼生撒上柠檬叶丝、酸姜丝,一口下去YYDS!”“生腌青蟹伴着酒香,炫到停不下来!”“血蚶只烫10秒,带血水吃才够鲜。”……
天气渐热,很多人吃“生腌”菜肴的频率又高了起来,大家在吃得很爽的时候,也要小心寄生虫风险,如果不小心,美味还未消化,可能自己已被放倒。相关专家提醒广大市民,“生腌”不能完全杀灭寄生虫,只能杀灭较弱的寄生虫,且寄生虫引起的伤害不可逆。
52岁律师发烧15天
3种寄生虫抗体阳性
“我断断续续发烧大半个月了,肚子也隐隐作痛,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一段时间,52岁的杭州人周先生(化姓)时常发热,体温甚至飙升到39℃,因为伴有偶发咳嗽,他总觉得是得了流感。
奇怪的是,普通人发烧会浑身无力,但周先生除了全身发烫、肚子不舒服之外却并不乏力,吃了退烧药和抗生素,效果不明显。如此持续了大半个月,周先生终于不淡定了,来到医院就诊。初步检查,他有两个指标明显异常: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升高,是正常人的数十倍,肝功能明显异常。影像检查结果显示,他的肝脏有很多密密麻麻的小脓肿,看起来像感染化脓。
接诊的医生结合异常指标,心中有了初步判断——寄生虫感染!因为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杀伤细菌、寄生虫的功能,如果我们体内这个细胞急剧增加,说明它在疯狂工作,与细菌或寄生虫作斗争。
医生追问情况后得知:周先生是一名律师,常年在全国各地出差,喜欢品尝美食。尤其喜欢吃“生腌”,爽口弹牙的生鱼片、醉虾醉蟹、血蚶泥螺……基本上每周要吃上三四次,什么牛蛙火锅、蛇胆酒也是来者不拒。
经过进一步检查,结果不出所料,检验报告显示:周先生的包虫IgG抗体、猪囊尾蚴IgG抗体、曼氏裂头蚴IgG抗体均呈阳性。也就是说,他可能同时感染了包虫、猪带绦虫和曼氏裂头蚴3种寄生虫。
在经过感染病科专家团队一个疗程杀虫以及抗感染治疗后,周先生的病情得到控制。他表示以后再也不碰生肉、生腌食品了。
寄生虫引起伤害不可逆
“生腌”要注意防细菌
医生提醒:上述3种寄生虫均可以寄生于人体多种组织器官中,如脑、脊髓、胃肠道、腹腔和皮下组织等,产生相应的症状,严重时会造成不可逆的后遗症和永久损伤。
“酒腌、醋泡、盐腌等步骤最多只能杀灭比较弱的寄生虫和细菌,而不是完全杀灭。”医生表示,如果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指标显著超标,且吃过鱼生等生食,要警惕寄生虫感染的可能。建议尽快前往医院就诊,确定感染的虫类,对症用药,尽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感染寄生虫的患者都存在一个现象:嗜酸性粒细胞数值超标。嗜酸性粒细胞是个什么指标,它超标又意味着什么?医生表示,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组成部分,与其他粒细胞一样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数值重度升高有几种可能,第一种是血液系统的疾病,如白血病;第二种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第三种是寄生虫感染;第四种是恶性肿瘤;第五种是艾迪森病及结缔组织病。
为了日常身体健康
饮食法则要牢记
生食作为近年来流行的一种饮食方式,在越来越多的家庭中享有节日大菜的地位,在社交平台上,被人们称为“美味毒药”。
其实,无论是海鲜还是淡水鱼虾蟹螺,寄生虫都不少,包括华支睾吸虫(肝吸虫)、姜片虫、肺吸虫、异尖线虫、棘颚口线虫等。
专家特别提醒,为了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还是要遵循吃熟食的饮食习惯,尽量避免吃生食。
接触生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1.到正规场所购买有检验检疫保证的食材,不要随便吃野味。2.酱油、山葵酱、白酒根本不足以杀死寄生虫,加热熟透才是最有效杀死寄生虫的办法,且烹调一定要烧熟、煮透。3.生熟食物,无论是存放,还是切割,都要注意分开,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比如刀具、砧板、碗盘等器皿生熟要分开使用,不得混用。放生食的器皿必须清洗消毒后方可再使用。
□相关链接
生腌海鲜可能存在以下几种风险
1.可能携带创伤弧菌、霍乱弧菌。创伤弧菌是一种存在于海水中的细菌,常寄生在虾、蟹、牡蛎等海洋生物内,人一旦感染,会引起四肢急性坏死性筋膜炎,以及急性肠胃炎,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会有生命危险。水产品(比如鱼、虾、蟹)可以被霍乱弧菌污染。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是我国法定甲类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能引起国际大流行为特征,也是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大多数病例起病急,典型的症状表现为剧烈的腹泻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水或血水样),伴有呕吐,严重的一天腹泻十几次,继而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危及生命。
2.可能携带病毒。除了创伤弧菌、霍乱弧菌外,生海鲜还可能带有病毒,如甲肝病毒。
3.携带寄生虫。生腌海鲜中可能还存在寄生虫,如异尖线虫、贝类寄生虫、血卵涡鞭虫等。其中异尖线虫会造成胃肠不适,严重的可致上腹部突发剧痛,伴恶心、呕吐,或数天后下腹部疼痛、腹胀和腹泻等症状。
生腌海鲜消费提示:近年来,一到夏季生腌海鲜就生意火爆,不少餐厅推出了生腌海鲜等菜式,满足食客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对于海鲜等产品,消费者尽量选择高温烹煮后再食用,生、熟食物尽量分开存放切割,避免交叉污染。吃生腌海鲜,需注意餐厅是否正规、环境是否卫生、食材是否新鲜等,同时,适度适量食用。一旦食用后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应尽快前往医院诊治。
□重要提醒
哪些人群不宜过多食用生腌海鲜?
吃生腌海鲜时,从加工到食用,做好这3件事才能安全放心。
1.戴手套处理海鲜。在捕捉或处理海鲜的过程中,要养成戴手套的习惯,不仅可以避免受伤,还可以避免细菌感染。
2.吃生腌海鲜要适量。海鲜中含有较高的嘌呤,不宜大量食用。根据2022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日鱼、虾、蟹类食物摄入量为40至75g。
3.过敏人群:吃生腌海鲜前先吃过敏药并不能防过敏。如果因为过敏正在口服或外用抗组胺类药物,吃海鲜可能影响药效,甚至加重过敏症状。痛风人群:某些鱼类、贝类以及虾蟹含有较高嘌呤,如果再大量饮酒会使得嘌呤分解加速,生成尿酸,可能诱发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