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毛朝青
实习生 吴诗榕 文/图
4月1日上午,福州市民林女士通过智慧海都平台报料称,她发现路边以及公园里有种树会“冒烟”。记者随即来到华林路以及金鸡山公园茉莉花生态廊道,均发现这种会“冒烟”的树。
雌雄异株,只有雄树才会“冒烟”
“这树时不时会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声响,还伴随着一阵烟雾,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冒烟,还挺有趣的。”正在散步的路人陈先生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这种会“冒烟”的树,树梢上的花穗像毛毛虫一样。
就此,记者采访了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花卉中心的吴建设研究员,他告诉记者,此树名为构树。
构树“冒烟”的现象,实际上是由于构树的雄花在特定条件下散发花粉所致。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每年的4月份,当雄花序中的雄蕊发育成熟,并在晴好和高温的天气条件下,这些雄蕊会在短时间内开裂并迅速散发乳白色的花粉,这些花粉在风力的作用下飘散,形成了一种看似烟雾的效果。
此外,构树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所以只有雄株才会出现这种现象。
蔡伦发明造纸术,曾用到构树皮
“构树的果实香甜可食用,但它的果实颜色鲜艳,且会散发香味,常常吸引蚂蚁、苍蝇,并不卫生,所以很少有人吃。构树果实通常在秋季成熟,若是想要食用,最好用食盐水浸泡一会,并清洗干净再吃。果实里面含有很多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吴研究员说道。
吴研究员介绍,公元105年,蔡伦发明造纸术的时候,用的一种原材料就是构树皮。即使在一千九百多年后的今天,它仍然是传统造纸的主要原料之一。
现在正处于构树开花季节,海都记者温馨提示,对花粉过敏的人最好别在构树下久留,避免花粉过敏。
林女士报料,线索费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