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国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之后余震不断,未来三天可能还会有7级地震

泉州震感强烈 部分列车晚点

3日,福州站出现旅客短时滞留情况

龙岩工务段巡检地震后线路设备(南铁供图)

在花莲市,地震造成一栋大楼严重倾斜(新华社摄)

N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钱江晚报、新京报、央广网等

海都记者 马俊杰 刘锦涵 梁展豪 唐明亮 实习生 王灵婧 文/图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4月3日7时58分,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北纬23.81度,东经121.74度)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台湾多地震感强烈,台北捷运停驶40分钟至60分钟。之后余震不断,40分钟内连续发生7.3级、6.0级、5.9级地震,海啸Ⅰ级警报。截至昨日上午9时30分,据台湾地区气象部门测定,共发生有感地震23次。台湾地区气象部门表示,这是“9·21”地震发生25年后的最大地震,未来三天可能还会有规模7级地震发生。据台湾媒体报道,台灾害应变中心统计,截至3日晚10时,台湾花莲7.3级地震已造成9人死亡、1011人受伤,另有百余人受困。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大陆有关方面高度关切,向受灾的台湾同胞表示诚挚慰问,将密切关注灾情和后续情况,愿提供救灾协助。

亲历者:

自己从床上被震飞

市区多栋房屋坍塌

4月3日上午9时,记者联系上家住台湾花莲的张女士,她说:“震感太强烈了,我整个人从床上被弹飞到地上,余震一直到现在都没停过。”

张女士告诉记者,受地震影响,目前花莲全县已宣布停工停课,包括捷运在内的交通也暂时中断,去往太鲁阁、清水断崖等景区方向的道路全线封闭,“那些基本上都是山路,容易发生山体滑坡”。

张女士介绍,地震发生后,花莲市区有多栋房屋倒塌,救援力量已抵达现场,陆续有人员被救出,具体伤亡情况正在进一步统计中。“我从新闻上了解到,至少有3~5栋房屋坍塌了,有一栋在市中心的五层公寓都倒了。”张女士称,尽管花莲县就处于地震带上,常年会发生地震,但像这次这么严重的记忆中也有近二十年没遇到过了。

据央视新闻消息,震后,宜兰著名景点龟山岛出现断裂。民众表示小岛下方还溅起一团粉尘。花莲市已传出多处房屋倒塌。目前当局已对震区开展救援工作。

桌子沙发都在晃 最长30秒左右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蒋海昆介绍,台湾花莲这次地震震级大,破坏力比较强,此次地震为逆冲型破裂,台湾地区构造非常复杂,是欧亚大陆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太平洋板块三个板块的汇聚地区,震中及周边地区历史地震活跃。

福建地震台总工程师、研究员李军告诉记者,此类地震表现为典型的“主余震模式”,即在一次强度较大的主震之后,并不会立刻终止地震活动,反而会出现一系列震级递减、数量渐少的余震现象。“按照目前情况判断,原震区近几日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存在发生中强余震的可能。”

总台央视记者了解到,这次地震中,大陆沿海的仪器也记录到了明显的地震活动,最大的地震烈度在福建一带,达到了4.7度。在与台湾隔海相望的厦门,有市民表示:“有3次震感很强,最长一次持续30秒左右,桌子、沙发都在晃。”有画面显示,室内吊灯摇摇晃晃,庭院水池中的水溅出,路灯杆晃动明显。福州、泉州、宁德等地震感也很强烈。上海、浙江、江苏、江西等地也有震感。

记者也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目前,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已解除海啸警报。根据监测数据分析,本次海啸灾害过程基本结束。

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苏德辰分析认为,这次地震发生在台湾岛的东侧,震中距台湾岛最近约14公里,即便产生海啸,对大陆也几乎没有大的影响。但不掉以轻心、保持警惕和准备是必要的。

旅客短时滞留

各校有序疏散

地震发生后,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迅速启动应急处置一级响应,按照应急抢险预案,封锁福建省内和江西部分铁路线路,第一时间扣停运行的客货列车,采取多种方式,对铁路线路、桥梁、隧道及信号设备等进行安全检查,密切防范次生灾害,全力确保铁路运输安全。

据了解,受地震影响,南铁管内部分旅客列车出现不同程度晚点,管内部分旅客列车停运。上午10时许,记者在福州站看到,南广场上出现旅客滞留的情况,有旅客在售票窗口退票或改签,也有的正在等待进站候车,进站口大屏上显示各车次处于“晚点未定”状态。上午11时,铁路部门传来消息,受台湾地震影响封锁运行的福建省内和江西部分铁路线路,经铁路部门安全检查,于11时许陆续恢复运行。4月4日,旅客列车开行不受影响。

昨天早上地震发生时,福州、泉州等地多校师生有序疏散安全避险,包括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泉州实小、泉州实验中学、泉州十一中、泉州六中等。

“福建洛江地震”?

“成都高新”错报!

3日上午,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福州不少市民的手机收到了地震预警信息,但其中个别手机的地震信息,却显示地震震中位置在福建洛江,预警震级为4.2级,与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的震中和震级有较大差异。

针对此事,记者也采访了福建省地震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上述信息系四川成都高新减灾所地震预警系统错报。

对此,记者采访了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王暾表示,尽管研究所在国内多地包括福建地区部署了地震检测设备,但由于地震预警系统的局限性,类似“近视眼”一般,主要能有效捕捉到预警网内部及邻近地区的地震活动,对于远离陆地的海上地震,系统获取的震中位置和震级数据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王暾希望未来能够完全接入福建省的地震预警监测系统,将可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让更多民众能够及时接收准确无误的地震预警信息。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