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名英烈的遗骸DNA检材样本已经成功提取,接下来将进行专业的DNA测序,今后汇总进公安部门数据库排查。同时,若有亲属前来寻亲,也可以进行比对确认。”4月2日,晋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晋江金井革命烈士陵园的4名无名英烈遗骸DNA检材样本提取工作已告一段落。为无名英烈遗骸提取DNA检材样本,为泉州市、福建省首次。
自2021年启动“为英烈寻亲”活动以来,泉州市共为150名英烈找到家属,成效显著。其中,晋江为37名英烈寻得亲属。
新发现4处散葬无名英烈墓
今年清明节前,晋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相关属地摸排整理散葬的无名英烈墓。在金井革命烈士陵园附近,新发现4处常年无人祭扫的散葬无名英烈墓,经过大量走访、调阅资料,仍无法查证4名英烈的具体信息。在泉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指导下,晋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拟将这4处无名英烈墓统一迁葬至金井革命烈士陵园。迁葬前,为让这几位英烈“从无名变有名”,保留今后亲人前来“寻亲”的可能,晋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晋江市公安局,开展英烈遗骸DNA检材样本提取工作。此举旨在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分析无名英烈信息,帮助英烈找到亲人、找到“回家”路。
据了解,在刑侦领域,DNA技术被称为“证据之王”,已经得到普遍应用。DNA技术用于确认英烈信息,为英烈寻亲,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具备可行性。
提取英烈遗骸DNA样本 联系比对寻找亲属
经过细致周密的协商准备,3月29日下午,晋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会同晋江市公安局民警,前往金井革命烈士陵园。在现场,公安部门技术人员小心翼翼地打开4个英烈瓮棺,“这不是普通的检材,一定要轻拿轻放,更不能搞混”。按照检测所需,技术人员将英烈的部分忠骨捡取并收置妥当。提取结束后,全体人员向烈士纪念碑和英烈瓮棺三鞠躬,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深切缅怀之情。
为英烈遗骸提取DNA样本,是对英烈遗骸进行DNA鉴定、帮助英烈确定身份的第一步。接下来,晋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联合晋江市公安局,通过专业的DNA测序、公安部门大数据排查等流程,尽快确认英烈有关信息,并通过联系比对为英烈寻找亲属。
英雄捐躯,山河不忘。今年1月,泉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10部门联合出台《泉州市关于落实英雄烈士保护部门联动协调制度七条措施》,进一步推动英雄烈士保护部门联动协调机制高效运转。而为无名英烈遗骸提取DNA样本,是英雄烈士保护、褒扬纪念工作的积极探索、有益尝试。
200余名英烈尚未找到亲人
泉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泉州全市共有登记在册的烈士纪念设施539处852个,包括烈士陵园、烈士墓、烈士骨灰堂、烈士英名墙、纪念堂馆、纪念碑亭、纪念塔祠、纪念塑像等八大类设施。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有800余名英烈长眠在泉州大地。泉州17个烈士陵园中,除了市本级的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还有丰泽、晋江、石狮、南安、惠安、永春、德化等地16处烈士陵园、集中安葬点或烈士纪念园。
“我们所说的泉州烈士,大部分是在泉州或外地牺牲的泉州籍烈士以及小部分在泉州牺牲的外省市籍烈士。”相关人士介绍,目前记载可查的泉州籍烈士共有1678名(其中1674名收录进新款《福建烈士英名录》等典籍,另4名为近期评烈或从早期材料中翻阅新增的),这部分烈士的信息较为明确。而在泉州牺牲的外省市籍英烈数量并没有非常确切的数据,在丰泽、晋江、南安、石狮等6处烈士陵园或烈士安葬地中,外省市籍的英烈占了较大的比例。
“在上级启动为烈士寻亲项目之前,我们泉州已经行动了,成功对接寻找到一批英烈的亲人。”泉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之前,除了已确认的烈属信息外,还有360余名英烈亟须寻找亲人。在泉州市、县两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推动下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几年来,已为150名英烈找到亲人。截至目前,还有200余名的外省市籍英烈需要寻亲。
“为英烈寻亲,帮助英烈‘回家’,圆烈属心愿,既是对烈属的抚慰也是对英雄烈士最好的缅怀和尊崇,更是弘扬烈士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实践。”泉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说,希望全社会共同关注为烈士寻亲,也呼吁更多热心的志愿者助力为英烈寻亲,以实际行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福建日报 新福建 泉州发布 泉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