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师生协力 传承福船技艺

▲江金春老师(右一)和学生一起做模型

▲这艘比例为1比10.6的模型由缅甸柚木造,长173厘米,宽39厘米。船模的每一处细节都很精致

海都讯(记者 马俊杰 陈江燕 文/图) 福船是我国航海木帆船的四大船型之一,其在制作过程中所采用的“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下文简称船政学院),老师们把古老的造船技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力图保护福船技艺,传承福船文化。

近日,海都记者从船政学院获悉,由该学院报送的纪录片《匠心巧铸福船梦》,入选教育部2023年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非遗学园”技艺比拼遴选名单。作品记录下了该学院师生运用传统技艺和现代技艺相结合的方法“复原”福船的全过程。

近日,记者来到船政学院航海学院专业的模型工作室,几个同学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福船模型。

工作室内,有一艘已经完成制作的福船模型成品。陈同学告诉记者,这艘1比10.6的模型由缅甸柚木造,长173厘米,宽39厘米。船模的每一处细节都很精致,且大多部件都可以活动,不仅模型上的门窗能打开,船帆还能通过帆绳实现自主升降,甚至能像真船一样根据风向任意调节受风角度。

陈同学指着舵板下方一个滑板类装置,向记者介绍道:“这个设计就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当福船到达浅水区域,舵板触碰水底时,它会自主升降,避免出现船舶搁浅的情况。”

记者掀开船模的舱盖板,看到露出的若干个隔舱,每个都是独立、互不透水的。对此,船政学院航海学院的福船非遗工匠江金春老师告诉记者,“这些独立隔舱,就采用了‘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如此一来船舶在受损时,即使某几个隔舱发生破损进水,水流不会在其间相互流动,船体依然能具有足够的浮力和稳定性,降低立即下沉的危险。

江金春介绍,福船模型制作要求严丝合缝,所制作的零配件尺寸误差不能超过1毫米。

据介绍,随着福船工艺进入课堂,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加入技艺传承行列,培养了一批船舶工艺人才。近年来,福船技艺屡获佳绩,先后在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上合组织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多次斩获金奖、铜奖。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