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阳气生发 这些常见病要防范

海都记者邀请专家,聊聊节气养生

N海都记者 吴日锦 林良标

清明节前后应该注意防范哪些节气病?本期《有医说医》,海都记者邀请泉州市中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阮传亮聊一聊节气养生。

阮传亮认为,进入清明,气候渐暖,从中医的角度,人体阳气也由内向外透达,因此清明期间的踏青活动,正有利于助长体内的阳气生发,促进气血运行。但此时也将进入恼人的梅雨时节,湿气弥漫,微生物滋生增长,花粉、粉尘弥散于空气中,螨虫、霉菌积聚在衣服、床铺、沙发等布物里,因此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等也迎来高发期。

不但如此,关节炎、胃病等也易在此时复发,患有多种慢性病的患者应特别注意,在这段时间内要忌食虾、蟹、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发物”,中医认为此类食物均为动风生痰、发毒助邪之品,容易引起旧病复发。

阮传亮介绍,古人其实有着大智慧,比如清明节吃寒食,最具代表性的食物就是青团。青团是江南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青草色,将艾草的汁搅拌进糯米粉,然后加入豆沙馅或者莲蓉,甜而不腻,带有青草芳香,是一道非常天然绿色的健康小吃。其实这是有养生的作用。清明前后正值艾草最鲜嫩的季节,是食艾的最好时候,民间有“清明食艾,无难无灾”的说法。中医认为,艾叶性味苦、辛、温,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安胎等功效。食物中添加艾草的方法很多,可泡茶、煲粥、做汤、蒸糕、做饺子、煮鸡蛋等。

食疗养生方

另外,阮传亮为大家开出了两个食疗养生方:

1.藿香陈皮饮。藿香6克,陈皮6克,冰糖适量。做法:藿香、陈皮放煲内,加水2碗,水煎片刻,去渣加糖,代茶饮。适用于体倦身重、脘腹滞满、舌苔白腻之人。

2.淮山芡实扁豆排骨汤。材料:铁棍山药100克,芡实30克,北芪15克,白术10克,薏米30克,扁豆15克,猪排骨500克。做法:扁豆、薏米用锅炒至微黄,淮山、芡实、北芪、白术、排骨洗净,然后将全部材料放进煲内,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本药膳可健脾醒胃、祛湿抗疲劳,对于春天脾虚湿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