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央视军事 新华社 解放军报
以色列国防军11日宣布,以色列军队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中部根据情报发动了精准打击。此前,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9日重申,以军将继续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发动军事行动。他说,国际社会在努力阻止以色列对拉法发动军事行动,但“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我们”。
以色列媒体爆料称,以军轰炸加沙地带时,使用AI生成“杀戮名单”并识别袭击目标,为了轰炸哈马斯成员甚至授权“附带杀戮配额”。
“杀戮名单”一度包含3.7万人
以色列媒体《+972》杂志4月3日发表文章《“薰衣草”:人工智能机器指挥以色列在加沙狂轰滥炸》,曝光了以军使用一款自主开发、名为“薰衣草”的人工智能程序,用以生成“杀戮名单”。最多时,名单包含3.7万人。
在本轮巴以冲突中,特别是冲突早期,以军凭借这份明知不准确的“杀戮名单”,在加沙地带狂轰滥炸。
报道称,消息人士表示,以军人员通常只是为机器的决策充当“橡皮图章”。以军授权根据“杀戮名单”展开轰炸前,对每个被轰炸目标只会进行大约20秒的确认。
据消息人士透露,冲突早期,以军还授权“附带杀戮配额”——轰炸一名“哈马斯底层人员”,“允许可连带杀死最多15到20名平民”;如果目标为“指挥官级别”,则可“连带杀害上百名平民”。
值得注意的是,以军更倾向于“目标人物在家中,特别是夜晚目标人物的全家人都在时”对其进行轰炸,因为系统标记他们的家“要更容易一些”,其结果是大量妇女、儿童被以军杀害。
报道还称,在针对“薰衣草”系统标记的“低级别武装分子”进行轰炸时,以军“更倾向于使用非制导武器”,而非精确制导炸弹,尽管这样势必会造成更多伤亡,但以色列情报官员称,“不能将昂贵的炸弹浪费在不重要的人身上”。
利用AI或是“甩锅”行为
军事评论员魏东旭表示,以军的狂轰滥炸导致大量无辜民众死伤,很多人流离失所。在这里,军事用途的AI可以说是在作恶,也是导致严重人道主义危机的帮凶。
军事观察员熊伟认为,以色列要把加沙地带彻底荡平的企图很明显,狂轰滥炸就是为了把加沙一步步打成“无人区”,以便清剿哈马斯的地道、基地,乃至其群众基础。
熊伟说,他们不会仅仅依靠名单来轰炸,而是哪个楼碍事就炸哪个楼,哪里可能有哈马斯的地道就炸哪里。“薰衣草”AI生成名单或是一种“甩锅”行为,把种族灭绝、滥杀无辜的犯罪,变成技术滥用、责任虚无缥缈的“误杀”。
专家:将AI当成“杀戮机器” 突破了伦理和道德底线
4月5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相关报道表示严重关切,并深感不安。他说,生与死的决定不应该委托给冰冷的算法。
魏东旭表示,这套军事用途的AI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突破了伦理和道德的底线。利用AI去提升轰炸效能,却让更多的炸弹投向了无辜的民众,让AI成了杀人机器。
军事人工智能专家吴明曦指出,对于AI的军事应用及其可靠性标准,需要国际社会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来制定国际规则和公约,防止AI被用于滥杀无辜。
□焦点
哈马斯领导人
7名家人同日被炸死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政治局主席哈尼亚的儿子和孙子孙女总共7人10日在加沙地带北部死于以色列空袭。
根据哈马斯方面发布的消息,哈尼亚的儿子哈齐姆、阿米尔和穆罕默德以及3个孙女和一个孙子在加沙城沙提难民营被炸死。以军击中他们乘坐的一辆小汽车。
以色列国防军和以色列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10日晚发表联合声明,证实以军空袭炸死哈尼亚的3个儿子,但没有证实哈尼亚的4个孙辈在空袭中死亡。以方称哈尼亚这3个儿子是哈马斯武装人员。
哈尼亚现年61岁,长期在卡塔尔首都多哈活动。他证实儿子在以军空袭中身亡。哈马斯的阿克萨电视台播放了哈尼亚得知家人遇袭的画面。他当时在多哈一家医院看望在加沙地带受伤的巴勒斯坦人。一名助手从手机得知并转告这一消息。哈尼亚点点头,然后低下头,慢慢走出房间。
哈尼亚稍后接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说,以方空袭他的家人是为“报复”,“无视任何准则或法律”。
哈尼亚说,他儿子的鲜血并不比加沙地带其他死难民众高贵。“敌人以为攻击我的儿子会迫使哈马斯改变立场,这是幻想。”
以军空袭哈尼亚家人前,哈马斯与以色列正通过卡塔尔和埃及的斡旋就加沙停火和释放在押人员谈判。哈马斯9日说,以方最新提议没有满足哈马斯的“任何要求”,不过哈马斯会予以研究。
以色列媒体11日披露,以色列国防军10日对哈尼亚的家人“下手”前,没有征询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国防部长加兰特的意见。
伊朗总统莱希10日针对哈尼亚家人遭袭身亡表示,这一事件再次显示以方“残暴”,“无视任何人道和道义准则”。同时,“那些自诩的人权捍卫者对这类前所未有的罪行一言不发,他们是同谋”。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与哈尼亚通电话,表示“以色列必将在法庭上对犯下的反人类罪行承担责任”。
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阿勒萨尼和巴勒斯坦总统、巴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主席阿巴斯也向哈尼亚表达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