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界面新闻
搜狐城市
看到重庆天然气表出现异常的新闻之后,家住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的李女士去查看自家天然气用量,发现也出现了重大异常。她称,2024年1月13日至2月9日,她陪母亲在海南过冬,有近两个月不在成都,但家里却产生了500多方的用气量。她在小区业主群发布了这一消息,邻居们纷纷自查,也发现了同样的异常情形。
居民4个月气费达15000元
与李女士同在一个小区的一位邻居称,其在美国待了3个月,回家后发现产生了2000多元的燃气费。还有一位邻居对比了去年三四月份和今年三四月份的缴费清单,发现在同样的用气情况下,今年燃气费涨了50%。
李女士拨打天然气公司客服电话,联系成都天府新区华天兴能天然气公司,要求上门检测,检测人员称没有发现漏气情况,对方也无法解释为何会出现高额用气的状况,于是现场拆下了天然气表,随后又到邻居家拆除了气表。李女士称,她和两位邻居准备联合起来,找一家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三只气表进行检测。
同样遭遇巨额气费的还有家住龙泉驿的范女士。范女士称,她们一家都在外地工作,在成都市龙泉驿区东山国际新城的房子平时很少住人,每年冬季,老人会从新疆到成都过冬,由于老人习惯了在家里取暖,装修安装了分控式地暖,冬天用气量很大,燃气费的确也不低。但2022年冬天,家里气费竟高达1.5万,几乎是往年同期的3~4倍。
她称,同样的用气方式和时间,以前是三四千元,最多的时候也才5000元左右。她们认为天然气计量或计费出现了问题,于是找天然气公司反映情况,公司要求她找第三方机构对气表进行检测。
2023年10月12日,成都经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龙泉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气表合格问题信访事件办理回复称,其气表为龙泉驿华油兴能天然气有限公司(下称龙泉驿天然气公司)提供,已针对该公司气表是否合格问题进行检查。经核实,范女士反映的问题气表自行送往成都市计量检定测试院进行了检定,检定结果为合格。
2023年10月,龙泉驿天然气公司对范女士反映的气费异常问题回复称:“气表传输器故障,导致传输气量滞后,经工作人员核实,现您家气表数据与系统数据相符,气量正常无误。”天然气公司称,气费异常问题4958立方为2011年入住至2023年2月滞后气量。
范女士对此回应不服,“既然都已经确认气表没问题了,又怎么可能传输故障?”界面新闻记者致电龙泉驿天然气公司,一位工作人员称需联系客服电话962676,但客服人员称这一问题超过自己的回复权限。
企业燃气销售“创历史新高”
界面新闻接到的线索显示,除了一些气费异常金额较大的用户外,更多用户反映气费上涨幅度是以前的两倍多,每月费用从原来的数十元翻倍至100多元,此前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2023年2月,刘仙搬入温江边城水恋小区,一开始每个月的用气量都在50方左右,但从2023年11月后,用气量迅速上升,到2024年1月飙升至100多方,2024年2月因其回老家,用气量有所下降。
刘仙称,该小区曾换过一次气表,由于气表安装在室外,一些业主在未知情的情况下,气表被更换。2023年底,天然气公司又将气表移至室内。在她的印象中,这次移动气表后,气量出现明显上升。
4月18日,温江区市场监管局一位工作人员称,受重庆燃气异常现象影响,近期接到较多市民投诉,这些线索将被记录汇总,下派到专业人员进行调查核实。目前,接线人员24小时在线接听投诉电话,但气费问题调查需要计量、质量等专业技术部门人员协作,调查结果可能需要一定时间。“我们自己的工作人员也要做饭用气,也是消费群体,谁都不希望气费暴涨。”
成都每个区的天然气业务通常由一家燃气公司经营,不同行政区的燃气公司名称不尽相同,但包括龙泉驿天然气公司和温江天然气公司在内的多家公司,都由四川华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控股。
针对重庆、成都等地燃气费异常暴涨的现象,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盛指出,燃气经营者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依据反垄断法第22条第1款第1项和第50条,责令案涉企业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相应罚款。若经有关部门调查发现存在违法、违纪行为,依法应移送公安机关或监察委立案侦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文中刘仙为化名)
□相关链接
川渝多地“燃气表跑得快”,三大疑团待解
近期,重庆多个区县市民反映“更换智能新气表后,燃气费用猛增”。与“燃气表跑得快”相伴的是,涉事燃气企业去年销量增长无几,而净利润暴增。
不光重庆“燃气表跑得快”,近日四川多地也有居民反映燃气费暴涨。目前,重庆市级相关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围绕燃气滋生的这些谜团能否散开?
疑团1:燃气费用暴涨波及范围有多大?
在重庆网络问政平台、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反映“燃气表异常”的帖子,半年前就出现了,春节前后投诉逐渐增多,直至本月话题冲上热搜。
此轮关于燃气费暴涨的帖子最早出现在去年11月,江北区某用户反映“(10月份)重庆燃气多抄20方”;这条帖子至今未获回复;大足区某用户投诉“平时用气也就几十元,11月气费高到300多元”——涉事燃气公司称,抄表人员长期存在估抄、少抄问题。
上述投诉未将燃气费与燃气表联系在一起,首次明确将燃气费与换表联系在一起的投诉出现在沙坪坝区:12月12日,居住在港城凤鸣香山的某用户称“换表以后燃气费超标”——至此,网友“话匣子被打开了”,龙年春节之后,相关投诉越来越多。
4月以来,四川网络问政平台上关于“换表后燃气费高涨”的投诉也有数十条,涉及成都、资阳、绵阳、宜宾、德阳、内江、泸州等多地。知名编剧李亚铃发文称,自己在海南两个月,成都家中产生500多方用气量,她准备联合邻居找第三方检测机构。
重庆官方称“截至4月12日,共受理咨询和投诉7362件”——事实上,可能有家庭遇到同样的情形,却没有咨询投诉——燃气费用暴涨波及的范围可能超出这个数字。
疑团2:“新换燃气表转得快”责任在谁?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燃气费越来越贵了,我说的贵不是单价而是总价”,网友“13××××××××5”的这则留言具有典型性,即令居民感到疑惑的主要是“表显用气量暴增”。从居民的投诉意见来看,有质疑“燃气有效气体浓度”的,也有质疑燃气表不合格的。
今年2月,渝北区御璟悦来小区某居民称,“12月燃气热水器调40℃,出水温度差不多在39℃到40℃,1月热水器设置到45℃温度才会到38℃,2月份更离谱了,热水器设置到50℃温度还达不到38℃”。他怀疑“燃气有效气体浓度大幅降低,导致热水器水烧不热”。
两江新区产促局则回应,天然气气质检测需定期进行,检测需符合国家标准,包括但不限于甲烷、硫化氢含量、水露点、二氧化碳含量及发热量等。供气企业有义务确保气源质量和输送时气质达标,并定期找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认证报告,“重庆燃气集团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及标准”。
如果燃气质量没有问题的话,那就是燃气表“有嫌疑”了?今年3月底,重庆垫江居民在领导留言板发帖称,“燃气公司提供质量不合格燃气表给用户,燃气表计量不准确”。
对此,垫江县经信委回应,计量法规定,燃气表实行强制检定。涉事燃气公司所安装燃气表由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六分院检测,检测合格的张贴合格证后送至公司。该公司在安装气表时均要对是否有检测合格证、铅封是否完好、有无外力损伤等进行检查。
疑团3:涉事公司同期净利为何暴涨?
以此前两江新区、垫江县相关部门的回应来看,燃气成分、燃气表都与居民换表后燃气费用暴涨“撇清了关系”。目前重庆市级联合调查组已进驻重庆燃气集团、凯源燃气等相关企业,对市民反映的气表、燃气质量、气表计量、价格、收费等进行全面调查,谜底有望揭开。
按重庆官方说法,联合调查组将核查涉事燃气企业近3年采购、销售台账,政府定价执行等情况。事实上,牵扯其中的上市公司重庆燃气,近几年的财报已经被媒体翻了出来。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该公司净利暴增824%。
重庆燃气2023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公司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元,达到102.47亿元,同比增长17.26%;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4.93亿元,同比增长22.79%。不过其主要收入构成中,占比约五成的燃气销售量只微增0.69%,占比约五成的购销类燃气销售量也只微增3.94%。
除了销量与营收、利润增幅不一致,更蹊跷的是,在居民开始反映燃气费用暴涨的第四季度,重庆燃气业绩惊人:公司实现营收约30.8亿元,同比增长24%、环比上升40%;净利润约2.19亿元,同比增长824%、环比上升105%。
燃气费用暴涨之外,关于“燃气公司每月收8元垃圾费、捆绑销售燃气灶和热水器”的投诉也不少——这背后是一个个普通家庭的柴米油盐——联合调查组介入后,也许能一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