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罗丹凌)4月23日,记者获悉,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福建省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我省将推动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支付方式并行发展、相互补充,进一步提升支付服务水平,更好服务福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
根据《方案》,我省将支持公共事业缴费、医疗、景区、商场等便民场景使用银行卡支付。同时,鼓励银行、支付机构按不高于境外银行卡清算组织通道成本价向商户收取境外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创造优惠条件鼓励商户受理境外银行卡。
在持续优化现金使用环境方面,《方案》明确,推动银行推出标准化或个性化的人民币现金“零钱包”产品,为政务服务机构和交通、医疗等重点民生场景商户配足配齐“零钱包”。银行网点不得随意停办现金业务。持续开展拒收人民币现金整治,依法加大查处和公示力度。
《方案》还要求,全面推广能主动识别、无感对接、自动优先的银行网点适老支付服务,重点选取邻近社区、菜市场等老年人集中活动区域以及部分乡镇地区的银行网点升级为适老支付服务标杆网点。鼓励在养老金、退休金等社会保障性服务集中时段增设老年人弹性柜台,配备可直接受理存折存取款、转账以及补登折等服务的自助机具,对自助终端进行适老版本升级,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安全便利的上门服务。此外,推进移动支付APP适老化升级,实现自动识别老年人客户并精准匹配适老服务。
针对推动两岸融合发展支付便利化,我省将积极推动在机场、车站、港口、高铁站等场所为台胞提供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务,重点在福州长乐机场、厦门高崎机场、连江黄岐口岸、厦门五通码头等场景构建包容多样的支付受理环境。组织银行通过移动便携机具在机场、客轮等入闽口岸为台胞现场开户,或通过手机银行、社交媒体小程序等线上渠道提供预约开户服务。积极为在闽学习、工作、生活的台胞创新提供支付便利服务,组织银行在台商投资区、台胞居住区、学校等附近银行网点设置台胞支付服务绿色窗口,鼓励银行面向台胞发行特色银行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