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6版:闽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多部门介入 脑瘫儿由福利中心收养

海都报报道引各方关注,目前安置房也在加紧建设,预计明年交付验收

老母亲临别时落泪

N海都记者 林养东

通讯员 翁志军 文/图

本月初,海都报关注莆田老兵叶明鸿一家的困境,报道引各方关注(详见4月5日A07版)。莆田市政府相关领导带领市民政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荔城区、拱辰街道等相关单位主要领导,前往老兵家中看望慰问,并要求针对性解决相关问题。

昨日一早,叶丽萍为40岁的脑瘫弟弟洗漱干净,不一会,接送车到了桥头。海都记者现场看到,一家人虽有心理准备,但真要把亲人送去福利中心时,心有不舍,母亲更是在临别时落泪。但他们也清楚,在莆田市福利中心,脑瘫儿会得到更精细的照料。

大女儿:希望弟弟有更好的生活环境

1963年,年仅19岁的叶明鸿参军,在当时的高炮某师当汽车兵。1966年8月,叶明鸿随部队作战,在战场上躲避枪林弹雨,运输重要物资往返一线。他荣获的三等功证书上写着:“在执行任务中,英勇顽强,继承和发扬了革命硬骨头精神。”

荣誉归乡后,叶明鸿还在兵工厂服务过,晚年从三路鞋业集团退休。2020年,叶明鸿位于莆田城区潭头桥的老宅纳入拆迁,后一家人临时安置在老宅附近的一栋民房,因还住有其他拆迁户,比较拥挤,环境也很杂乱。尤其是老兵夫妇和大女儿、脑瘫儿子住的一间屋里,是卧室,但同时也是“厨房”和“餐厅”。

叶明鸿已是八旬高龄,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基本失去行动能力,其妻子也早已被生活重担压弯了腰。目前,家庭琐事全靠大女儿叶丽萍,40岁的脑瘫弟弟更是令人身心俱疲。

“吃得很一般,住的环境又很糟糕。”叶丽萍说,她平时要外出打工,回家还要照顾三个人,很多时候忙不过来,弟弟的生活有时候得不到保障。

多部门介入,安置房加快推进

海都报报道后,引起莆田市政府相关领导重视,市民政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荔城区、拱辰街道等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也纷纷跟进,针对老兵遇到的困境,先协调相关部门,让脑瘫儿住进市福利中心,减轻一家人的负担,同时也让脑瘫儿得到更细心的照料。

4月24日上午,莆田市福利中心工作人员前往老兵家中接走脑瘫儿。工作人员余女士告诉海都记者,他们先把人带去医院做全身检查,然后再进福利中心。“我们会按应有的标准,细心照顾他。”余女士说,家人也可以经常去探望,随时关注他的生活状况。

莆田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脑瘫儿住进市福利中心产生的费用,扣除低保和残疾人补助外,不足部分也不需要老兵一家支付,将由市区财政分摊,目前相关手续正在办理。

4月24日下午,海都记者来到潭头桥片区安置房项目,这正是叶明鸿一家后续居住的安置房,工地上一片繁忙。项目相关负责人吴先生说,目前施工班组正在加快推进,预计明年交付验收,尽快让老兵一家以及其他安置户回迁。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