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央视新闻
南方都市报
近日,上海市奉贤区一家超市内,一名女子通过自动扶梯上楼购物过程中,自动扶梯突发故障,其腰部以下被“卷入”扶梯。该事件发生后,电梯维护再次被置于舆论视野。随后有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地方的电梯维保形同虚设,甚至有维保人员用“纸片人”假装维护电梯。据统计,我国投入使用的电梯超过1000万台,电梯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的维护保养,是否按相关规定进行?一起来看记者调查。
动态:“卷人”扶梯的维保检测成重点调查环节
据悉,上海这家超市的扶梯事故导致该女子身体大面积受创,皮肉分离且多处骨折。
事故发生后,当地成立调查组展开立案调查。据初步判断,事故直接原因为自动扶梯踏板固定环位移、松脱导致踏板脱落,上下两侧踏板缺失,保护装置失效,致使自动扶梯未能自动制停。
在这起事件中,维保、安装和检测成为被重点调查的环节。记者了解到,该事故电梯是二手自动扶梯,维修保养并不是由生产厂家负责,而是上海当地的一家企业。该事故电梯的维保是否合规,调查组正在对相关涉事单位展开调查。
乱象一:维保“走过场”,用时不到一分钟
在浙江杭州市拱墅区,公共视频画面显示,3月25日,一名维保人员在电梯内完成现场签到与签退、扫码上传维保信息后离开,全程不到一分钟,仅仅走了个过场,没有进行任何电梯维保工作。
然而当地市场监管人员介绍,一般电梯维保要去机房、进井道以及电梯轿厢,这几个项目基本上要花费二三十分钟的时间。
乱象二:用“纸人”替代同事维保,企图蒙混过关被查
在厦门市湖里区某医院,执法人员发现,电梯的油杯缺油,底坑的卫生较差,层门上坎未保持清洁,纸质记录上却显示这些项目已按规定完成。
随后,执法人员调取智慧监管平台查看了维保记录,发现是两名都姓郭的维保人员在对这部电梯进行日常维保,也都按规定上传了现场维保照片。
奇怪的是,其中一位“维保人员”表情僵硬,始终保持一个姿势动作,而且拍照时似乎不肯露脸,有一次甚至只露出了眼睛以上部位。
执法人员发现事有蹊跷,于是调取视频查看。结合监管平台上面的互拍照片,执法人员确定,这个“维保人员”是一个“纸片人”。原来,电梯维保人员用假的人形立牌代替其中一名作业人员,放在轿顶拍照上传,企图蒙混过关。
《厦门经济特区电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实施维护保养时现场作业人员应具有相应资格,并不得少于二人。执法人员进一步调查发现,在今年的7次维保作业中,这名维保人员有6次属于单人维保,另外一人均是“纸片人”,而这个做得格外逼真的“纸片人”原型就是他的同事。
除了利用“纸片人”之外,调查中还发现另外一些不符合规定的操作。在一家商场中,维保人员在作业时,不仅没有佩戴安全帽,还故意省略了一项重要操作环节——电梯五方通话系统测试。执法人员发现,这名维保人员根本没有进行五方通话测试,就勾选了符合条件。
规定:电梯维护保养究竟需要哪些操作流程?
根据现行的《电梯维护保养规则》有关规定,电梯的维保项目分为半月、季度、半年、年度等四类。
特种设备专家介绍,在电梯轿厢内,电梯维保人员需要检验轿厢内应急照明装置、报警对讲系统以及轿门防撞击保护装置是否工作正常等。除此之外,电梯轿门和层门的门锁系统能够防止乘客和物品坠入井道,电梯门系统是否功能有效也关乎电梯的运行安全。
在对电梯轿厢的维保情况进行核验之后,检验专家和维保人员要一同进入井道,对电梯轿顶和底坑的停止装置和电气安全装置进行检查。
在整个电梯维保操作过程中,作业时间一般持续40分钟,共需检测31个项目。维护人员还须遵守安全操作的执行规程,正确放置安全护栏、佩戴防护用具、按照工作需求切断电源主开关并上锁等,做好自身工作和乘客出行的安全保障。
问题:电梯维保人员面临较大缺口
如此严谨的工作流程,为何在某些维保公司那里却成了“走过场”?据特种设备专家介绍,目前一台住宅电梯的平均维保价格为一年4000元至5000元,最低可至2000元左右。近几年,我国电梯保有量不断增长,但维保人员却面临较大缺口。
行业流动性大、老师傅稀缺是电梯维保行业用工面临的困境,高强度、低回报导致维保人员流失,愿意从事该行业的人越来越少。维保工作的“人机比”也难以得到合理控制。
专家介绍,一个人平均维保30台电梯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数量,根据路途远近、楼层高低会有相应不同。但是目前在市场上,一个人可能维保四五十台电梯,甚至是五六十台或更多。
调查:维保经费不透明,缺乏监督
记者调查中发现,住宅电梯一般归全体业主所有,电梯的维保往往授权委托物业公司负责。不过,一些物业公司对电梯的维保经费使用并不是专款专用,既不透明,也缺乏监督。
专家表示,一台电梯一年的正常维保费用一般在5000元左右,但不少物业公司贪图便宜,大多选择报价最低的维保公司,最低的一年可能只有800到1000元。而电梯的真正所有者和使用者,完全没有话语权。
报价只有成本价的五分之一,电梯维保公司不可能干赔本的买卖,因此在维保过程中只是走过场,甚至以修代保。也就是说,所谓的电梯维保,成了靠电梯出故障,更换零件赚钱。这不仅容易导致电梯故障频发,还可能酿成人身安全事故。
针对电梯安全领域突出问题,2023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电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部署开展电梯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集中消除事故隐患7.7万个,曝光典型案件116起,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39家,并将研究采取针对性措施,消除事故隐患,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放心乘梯,同时也将持续保持对违法行为的严厉查处。
观点:应当尽快补齐短板
电梯行业有“三分制造,七分安装维保”的说法,维保才是电梯质量的命脉所在,曾有行业专家表示:“电梯事故,80%以上是因为后续的检修保养不到位。”而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如今电梯维护行业确实存在着市场混乱、人员不足等问题。
专家表示,电梯维保行业应当尽快补齐短板,除了严格贯彻维保标准,及时查处维保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尽快加强维护人才队伍建设,解决人员不足这一更为根本性的问题。
总之,电梯安全应该受到更高规格的重视。电梯有没有可靠的维护,关系到每个人最基本的安全感。社会应当想方设法解决电梯维保方面的种种难题,从根本上消除“纸片人”这样的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