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2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聚力打造“泉心泉意”品牌

泉州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力争2025年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N海都记者 董加固 实习生 蔡暄云

4月29日下午,泉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创新发展“晋江经验”,聚力打造“泉心泉意”品牌,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力争2025年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据介绍,在不断努力下,泉州连续两年获评福建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纳税、登记财产、获得电力、获得用水用气、执行合同、政府采购等六个指标居全省第一,市场主体满意度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列。2023年3月在全国营商环境现场会上作“亲清政商”典型发言。扎实推进“无证明城市”试点,“数字政务门牌”被国务院办公厅作为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的典型经验案例进行推广。经过20多年的实践,泉州民营经济活力持续迸发。2023年民间投资增长19.3%(不含房地产),继续领跑全省。

畅通“政策直达”渠道 首创“政策找企”平台

构建“亲清政商”环境,市纪委出台八条具体措施,明确政府与企业的“可为与不可为”,鼓励公职人员积极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精细服务;畅通“政策直达”保障渠道,在全省首创“政策找企”平台,实现“简单接入、自动匹配、便捷申报、快速兑现、直达企业”,2023年全市兑现惠企资金超53亿元;创新构建“360”税费服务新体系,推动税费服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2023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98.85亿元;推出“社银合作”模式,在全市开设服务网点1157个,让群众在家门口办理社保业务;创新推行项目审批“轻骑兵”“大篷车”协调服务活动,靠前指导,协调解决历史遗留的“堵点”“难点”问题;设立“办不成事”反映专窗、“企业诉求接待处”,开通“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的12345企业专线,把企业难办的事办成。

融通“资金链” 延伸“价值链”

融通“资金链”,锻造强而有力的金融支撑。开展金融“暖春行动”,支持和引导企业运用资本市场工具,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出台鼓励金融业加快发展等系列政策,设立总规模10亿元中小微企业增信基金,构建“财政政策+金融工具”政策体系;全省首创“政银企担”一站式融资服务机制,建立融资需求企业库,截至目前已成功授信超3400家,放款金额超440亿元。

延伸“价值链”,盘活优质稀缺的生产要素。持续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突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由国企带动民企全面参与,通过推动位置相邻、产业趋同的工业地块连片开发、整体提升,累计实施100个市级园区项目,建成标准化厂房1500多万平方米;推进国家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制定完善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积极探索新型产业社区规划建设标准,启动盘活2.3万亩闲置低效工业用地。

提升“创新链” 做强“产业链”

提升“创新链”,激发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深化“抓创新促应用”专项行动,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以市政府1号文件推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水平”11条政策措施,加大研发投入奖励力度,设立超1亿元的企业研发投入奖补资金,促进全社会研发投入持续保持高位增长,2023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46.7%;“量身定制”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创新型企业政策,新增高新企业698家、增长30%以上。

做强“产业链”,培育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上线“数字超市”平台,搭建数字化服务商与企业供需对接,涵盖纺织服装、鞋业、食品、机械装备等行业数字化应用产品400多个,为全市企业提供一站式数字化转型服务;推进“重龙头、强品牌、铸链条”专项行动,围绕9大千亿产业集群优化设立16个产业发展小组,细分梳理32条县域重点产业链;实施龙头促进计划,推出民营企业100强奖励办法,赋予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服务保障和优先选择权。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