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扎根海岛26年 以生命践行“枫桥经验”

基层好干部林锋将毕生精力无私奉献给了平潭海岛的建设与发展

林锋(左三)生前在一线调研项目推进情况(部门供图)

林锋(左一)生前带领村干部一起与村民长谈

N海都记者 梁展豪

2022年12月3日,平潭综合实验区君山片区管理局党委委员、四级调研员、平潭县君山镇人民政府副镇长林锋因积劳成疾不幸因公殉职,年仅47岁。

说起林锋,君山片区的百姓无不称道,他扎根海岛近26年,以生命践行了“枫桥经验”的真谛,将毕生精力无私奉献给了海岛的建设与发展。他通过信访工作的“小窗口”,精心绘制了一幅幅为民解忧、情系民生的“大画卷”。他践行的“三学、三心、三快”工作法,成为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实践,累计助力解决近百项群众合理诉求,赢得了广泛赞誉。

林锋同志已经离去,但他留下的,不仅是扎实的工作成果,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后来者继续秉承“枫桥经验”,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身入基层,心系民众

现任君山片区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的陈李凯在20世纪90年代就与林锋结缘,那时的他们正值青春,因工作常相聚交流,分享工作心得、人生哲理及理想追求。相识30年来,林锋自始至终展现出坚韧不拔的品质,对工作始终全情投入,坚持不懈。

时至2022年11月,君山水库水源保护区因土地归属争议陷入矛盾纠纷的困境。林锋秉承“枫桥经验”,主张深入矛盾一线,直接对话群众,强调:“解决问题一定要亲临现场,走进百姓家中,不厌其烦,日夜兼程,直到赢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林锋扎实“一线工作法”,让新时代的“枫桥经验”更具活力。坚持认为解决问题的钥匙不在办公室,而在田间地头、百姓家中,他常言:“无论多少次,无论早晚,只要持续沟通,难题终将迎刃而解。”在一次又一次赴君山顶的实地工作中,林锋面对群众,耐心解释:“此项目关乎所有人的福祉,对水质、生态及健康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共同努力。”

陈李凯记忆犹新,林锋曾于晨光初照时带领村干部上山,与村民促膝长谈,详细介绍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尽管因之前海上养殖退出工作留下的伤痛尚在,但他仍坚持全天行走于山间,戏称自己工作状态为“上刀山、下火海”,展现了不顾个人安危,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操。

正是这份真诚与执著,逐渐消除了村民的疑虑,推动项目顺利进行。而“刀山火海”的比喻,也成为陈李凯心中林锋无私奉献精神的象征。

在2020年至2022年间,林锋积极实践“枫桥经验”,为民众解决了诸多实际问题,包括新建56口水井与6个村级饮水工程,有效缓解了居民用水紧张状况,充分体现了“枫桥经验”中“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的核心理念。

汇聚力量,共破难题

解决群众的难题,不可缺少动力和毅力。面对新兴产业园区综合开发项目征迁这一巨大挑战,涉及307栋房屋和2800余亩土地的征收,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这无疑是一场硬仗。所有片区干部同事都深知任务之重,对林锋分管此项工作的决心深感敬佩,同时也为他捏了一把汗,毕竟这几乎是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22年6月,随着征迁工作帷幕的拉开,林锋办公室的灯光成了夜色中最醒目的标志。无论夜有多深,那里总是灯火通明,映照着他忙碌的身影。有时,他与资源生态处的同事一起,深入探讨每一个细节,力求征迁方案的完善;有时,则与村干部围坐一起,共同寻找破解难题的钥匙。面对重重困难,林锋始终坚守“枫桥经验”的精髓,强调团队协作和群众路线,他说:“征迁工作不仅是政策的执行,更是人心的沟通。我们要将心比心,真正理解征迁户的难处,积极寻求解决方案,这样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在这段日子里,林锋经常是最后一个踏入食堂的人,他总是面带微笑,尽管满脸倦容,却依旧充满信心地回应同事们的关切:“征迁路上虽荆棘密布,但我们有信心一一克服。记住,‘1+1>2’,团结协作的力量能超越一切难题。”林锋不仅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亲自带领团队,挨家挨户走访,耐心讲解政策,倾听群众心声,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在一次与征迁户的深夜长谈中,林锋通过分享自己年轻时的奋斗经历,成功触动了对方,最终同意签约。这一夜,不仅是一份协议的达成,更是“枫桥经验”在现代征迁工作中的生动实践。

林锋以身作则,不仅消除了征迁过程中的障碍,也极大地鼓舞了团队士气。在他的带动下,那些原本看似难以逾越的难关,如同春日里的冰雪,渐渐融化。这份坚持与努力,不仅确保了征迁工作的顺利推进,更在干部与群众之间搭建了一座坚实的桥梁,生动诠释了“枫桥经验”的时代价值。

以心换心,共绘和谐篇章

在君山片区大渊村党支部书记吴仕琦的印象中,林锋的形象早已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领导角色,他是朋友,是兄长,更是“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的践行者。吴仕琦作为村书记,常常感慨于林锋那平易近人、真诚相待的领导风范,以及他对工作的严谨态度和对下属的无私关怀。

他初识林锋是在前往宁德学习的途中,一次偶遇,吴仕琦得到了宝贵的人生指引。林锋不仅耐心解答了他关于农村工作的问题,还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念:农村工作纵然复杂,但只要心系群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难题,这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枫桥精神,瞬间温暖了吴仕琦的心田。

随着时间推移,每当吴仕琦面对工作中的棘手事务,林锋总是那个愿意倾听、乐于分担的坚实后盾,鼓励他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尤其在新兴产业园区征迁这项繁重任务面前,林锋更是身体力行,将枫桥经验运用得淋漓尽致。面对权属争议导致的征迁难题,林锋不仅亲自下村,与吴仕琦并肩作战,还通过细致入微的政策解读和情感沟通,成功化解了征迁户的疑虑,赢得了他们的信任,使征迁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最令吴仕琦难忘的是,一个深夜,林锋不顾劳累,利用会议后的间隙,与他深入征迁户家中,逐条分析补偿方案,以情感共鸣和理性说服,最终促成了签约。林锋的话语间,不仅透露出对工作的高度负责,更饱含着对下属的深切关怀与支持,体现了枫桥经验中“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深刻内涵。

尽管后来林锋因故不能再如往常般频繁到访大渊村,但他留下的不仅仅是对工作的指导,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那就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以群众利益为核心,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每一项工作,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这段经历,成为吴仕琦心中永恒的记忆,也是枫桥经验在新时代背景下,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的生动例证。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