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央视新闻
4月29日至5月1日,自主武器国际会议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会议的主题为“站在十字路口的人类”。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官员参与讨论了人工智能与军事技术结合的相关话题。美联社评论指出,随着AI驱动的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LAWS)投入实战,继火药和核武器之后的“第三次军事革命”将可能发生。奥地利外长沙伦贝格对此发出警告称:“谁生谁死的决定权,必须掌握在人类而不是机器手中。但事实是,科技正在飞速发展,政策却落后了。人类正面临奥本海默时刻。”
以军在加沙实地测试AI作战系统
奥地利外长沙伦贝格说,人类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自主武器系统很快将布满世界战场,我们已经通过AI(控制的)无人机和基于AI的打击目标筛选,见识到了这一点。
半岛电视台披露,以色列陆军在加沙的轰炸行动中一直在使用未经测试的AI工具。
4月3日,据以色列媒体《+972》杂志率先爆料,以色列军方正在加沙实地测试一款名为“熏衣草”的AI作战系统。该系统能快速判断猎杀目标的时间、地点及方式。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熏衣草”系统已将多达37000名巴勒斯坦人列为猎杀目标。以色列陆军内部人士透露,“熏衣草”系统目前正在实战中快速学习、自我完善。而以军的理想目标是,成功猎杀一名哈马斯高级官员时,在袭击中附带杀死的平民人数最好被控制在100人以内。
对事件进行披露的以色列调查记者尤瓦尔·亚伯拉罕对媒体表示,“熏衣草”系统在本轮对巴勒斯坦人的轰炸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去年12月报道称,在冲突爆发的前两个月,以色列在加沙投放的弹药中有近一半是缺乏精确性的非制导炸弹。炸弹往往会摧毁整幢建筑,对平民造成的伤害巨大。以色列调查记者亚伯拉罕表示,依据AI的分析,一些哈马斯目标“不够重要”,为节约成本,没有必要浪费昂贵的制导导弹精确打击目标所在的特定楼层。在战争的早期阶段,这造成了大量无辜人员的死伤。
乌克兰战场成为美军“AI武器实验室”
而在曾负责乌克兰战场AI作战测试的美国第18空降军中将多纳休眼中,乌克兰战场已成美军的“AI武器实验室”。
据《纽约时报》披露,梅文智能系统正在乌克兰战场得到快速训练和完善。简单来说,该AI系统能够将卫星、雷达、红外设备甚至社交媒体上的影像处理后汇总到一块屏幕上,帮助接入该系统的人员快速识别出打击目标。通过接入战斗机或无人机等武器系统,人类指挥官只需做出确认打击的最终决定。
英国前陆军军官迈克·马丁说,AI在武器系统中的体现之一便是自主化。在战争中,如果你能先发制人,那么你就拥有巨大的优势。情报分析是一种有效的识别(打击目标的)方式,而识别某一目标恰恰是AI系统非常擅长的。举个例子,只需让AI系统浏览一辆坦克的照片,系统便会定位出它的位置,无人机便可对坦克进行打击。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任何时间,俄乌前线上空都飞行着至少10000架无人机,这些无人机的单个成本大都不超过2000美元,但却可以摧毁一台价值数百万美元的主战坦克。
去年10月,据福布斯新闻网报道,乌克兰无人机公司萨克尔声称,它已经部署了一款全自主无人机——“猎隼侦察兵”。在AI的驱动下,它能够自行决定在战场上杀死谁。萨克尔官员宣称,这架无人机已经进行了小规模的自主攻击。
智能系统加快机器成为战场决策者的步伐
据英国第四新闻台报道,梅文智能系统的平台由五角大楼的承包商——美国帕兰泰尔科技公司打造。这家科技公司公然声称,其AI系统是乌克兰武器的数字大脑,乌军的大多数打击目标都是借助该平台锁定并打击的。
去年年末,帕兰泰尔发布了最新一代AI平台的详细信息。该平台为军方设计推出了大型语言模型和尖端AI技术。据帕兰泰尔介绍,该工具就像军事领域的聊天机器人,通过简单的语音指令输入便可为指挥官提供实时战略决策建议。原本可能需要花上几个小时的关键军事决策,现在只需几分钟。
尽管帕兰泰尔公司表示,他们的系统遵循道德和法律准则,运行时有人工监督,无法独立发起攻击。但有分析指出,制造完全自主武器的技术早已存在,速度又是战场上的决定性因素,像梅文系统这样的平台,无疑加速了“使机器成为战场决策者”的步伐。
据彭博社报道,在美军于2024年初在中东进行的空袭轰炸中,梅文智能系统至少帮助美军锁定了85个打击目标,地点涉及伊拉克、叙利亚、也门和红海地区。
帕尔默·拉基:“硅谷的奥本海默”
31岁的帕尔默·拉基是美国国防技术和武器制造商安杜里尔工业公司的创始人兼CEO,被美国媒体称为“硅谷的奥本海默”。
4月24日,安杜里尔公司被美国空军选中,为下一阶段的AI协同作战飞机项目建造和测试无人机原型。
2017年,25岁的拉基创立安杜里尔,全心投入AI自主武器研发,几个月后便与特朗普政府签订了国防大单,为墨西哥边境提供AI监视塔。如今,其自主武器系统已被美国军方多个部门采购。截至目前,已为加沙和乌克兰战场提供了上千架Altius-600M攻击无人机。
去年年末,安杜里尔推出“走鹃”高爆无人机拦截器,高度仅1.5米,运输灵活,弹头载荷却是同类飞行器的三倍。相比只能单次使用、售价15万美元的AGM-114地狱火导弹和18万美元的AIM-120导弹,售价仅数万美元的“走鹃”可以从发射平台垂直起降。如果证明威胁不存在,还能完好返回指定的地点。
更让人惊艳的是,与传统军工巨头复杂的硬件平台不同,安杜里尔的操作平台Lattice如同一个总指挥中心,允许一名操作员控制和协调多个AI自主武器,无论是无人机、潜艇还是移动监视塔。
帕尔默·拉基经常说,未来AI武器系统的操作应像操作任何智能手机一样简单。
《华尔街日报》直言,帕尔默·拉基的商业模式有望重塑美国国防工业。不过,拉基的理念与不少研究者背道而驰。
这不禁让人想起2017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系教授斯图尔特·拉塞尔制作的“杀戮机器人”视频。该视频被业内认为预言了AI武器的未来。
视频展示了在不久的将来,配备面部识别系统的微型无人机装配炸药,成为恐怖的“AI杀手”。无人机有了自主思考的能力,它们首先附着在建筑物上,在墙壁上炸出洞,以便其他无人机可以进入并追捕特定的学生。十几所大学发生无人机袭击事件,数千名大学生丧生。而美国国会也出现了同样的惨剧,被AI选中的参议员被杀害。
奥地利裁军事务高级别官员、此次自主武器会议的策划者亚历山大·克门特指出,短期内依靠外交途径解决AI武器监管存在较大难度,因为这将是一项巨著式的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