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董加固
实习生 蔡暄云
开辟项目环评“绿色通道”、上线“泉州数字超市平台”、惠民政策实现“线上匹配”……5月8日,记者从泉州市获悉,为服务大拼经济、大抓发展“项目创优年”中心工作,泉州推出今年第二批13条便民利企举措,切实提升服务实效,持续擦亮“泉心泉意”营商环境品牌。
开辟项目环评“绿色通道”
开辟项目环评“绿色通道”。举措提到,泉州将在严守环境准入底线的前提下,对不涉及环境敏感区的房地产开发、商业综合体、宾馆、酒店、办公用房、标准厂房等免予办理环评手续;精简合并一批事项纳入环评管理,对市级及以下审批的建设项目,需新增配套入河排污口及建设项目含有输变电工程的,将相关内容纳入主体工程环评文件一并论证,不单独申报审批。
推进“一照多址”改革。除分支机构和个体工商户外,经营范围不涉及前置、后置许可的经营主体,在其住所同一县级行政区划内允许办理多个经营场所登记,免予办理分支机构设立登记。
“优企清单”港澳商务签注“提级办”。对赴港澳商务备案企业进行信用、资质分级形成“优企清单”,涉及的企业机构及人员由专员对接,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商务签注可“当场办”、新证“三日达”。
推出企业原产地证书“零接触”高效领。在鲤城、丰泽、台商区、泉州开发区等地,为40台政务服务一体机安装原产地证书打印模块,企业可就近打印原产地证书。
上线“泉州数字超市平台”
上线“泉州数字超市平台”。平台设立“找产品、找服务商、找案例、数字化评测”四大功能模块,入驻国内知名数字化服务商46家,为纺织服装、鞋业、食品、机械装备等行业上架超400个应用产品,提供涉及采、研、产、储等环节的数字化转型“一站式”服务。
出台市场监管包容审慎“合规宝典”。发布全省首个市场监管全域合规清单,分行业按类别提供190项“菜单式”指导服务,并告知具体指导部门和联系方式,方便企业“对号入座”查找问题,有效防控经营风险。
数字政务服务升级“2.0版”。将“泉州市数字政务门牌”模块链接嵌入智慧房屋平台,群众在家门口扫码即可直通泉州数字政务大厅,目前市级已上线96项政务服务事项,网办指引49条。
推出户籍业务网上“预约办”。在中心市区试点推出“户籍窗口网上预约”服务,群众可在“闽政通”“泉服务”APP上预约取号,实时查看排队情况和剩余预约名额。
电力便民服务事项入驻“e政务”。企业和群众可通过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办理国网电力企业新装、个人充电桩报装、企业(个人)过户和更名等6个事项。
惠民政策实现“线上匹配”
惠民政策实现“线上匹配”。泉州市惠企政策线上直达兑现平台上线“惠民政策”服务板块,输入关键信息即可检索到相符合的政策,并在线了解申请流程和提交所需材料。
“优品出海”助力泉州制造。举办“泉州优品出海”系列展销活动10场以上,按照“一月一主体一活动”,推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举办12场以上国际贸易投资促进活动。
全面推广政府采购纠纷调解试点。建立政府采购纠纷调解机制,成立泉州市市级政府采购纠纷调解委员会,设立固定的调解点,实现行政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上线“破产(强制清算)企业信息查询一件事”。在“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泉州旗舰店”上线“破产(强制清算)企业信息查询”功能模块,破产管理人(清算组)可通过线上一站式查询破产(强制清算)企业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
第一批便企利企措施有10项
据了解,早在1月份,泉州就出台今年第一批“泉心泉意”服务企业若干举措,加码推出10项便企利企具体措施,持续做优营商环境。这10项举措有:实施工程审批单体分阶段验收、推行政府投资项目“分类评审”服务、简化用林企业使用林地报批程序、简化个体工商户跨区迁移手续、简化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告知手续、实行中心市区用水“免证办”、放宽海关深加工结转集中申报时限、提速办理新船营运、设立“驻外省为企服务警务联络站”、供应链质量赋能助力产业发展。
4月29日下午,泉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聚力打造“泉心泉意”品牌,而且还出台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4-2025年),旨在通过一到两年时间打造营商环境“泉州模式”,通过落地实施166项改革创新举措,推动泉州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保持全省标杆城市,力争2025年进入全国先进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