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老陈(化名)今年65岁,糖尿病多年,血糖一直控制不佳,而且他还很不自觉:前阵子,因老伴外出探亲,家中无人监督,他就吃喝无度,结果血糖高到爆表,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住进医院。住院期间,他又因感染,合并脓毒血症、肺脓肿、脓气胸,高烧不退、呼吸衰竭,所幸给予及时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后,才死里逃生。
感染是糖尿病患者的最常见并发症,又以肺炎为著,随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糖尿病为何容易合并肺炎,要如何预防呢?一起来看看。
血糖控制不佳,糖友易患肺炎
研究表明高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易感肺炎的主要原因,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及糖尿病病程大于10年的患者发生肺炎风险明显增加。因为长期高血糖为病原微生物创造了一个“温室”,利于某些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使得病原微生物易在肺内聚集,又为其建立了“保护盾”,抑制了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导致肺局部防御功能缺陷,杀灭病原微生物能力下降。同时,患者呼吸道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减弱,使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和病原微生物在肺部局部寄植。
另外,很多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导致胃动力不足、胃食管反流等,或合并脑血管病变引起吞咽困难,误吸风险增加。男性患者、血清白蛋白≤40g/L以及合并其他疾病,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营养不良、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也都可以增加肺炎风险。
糖尿病合并肺炎,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约有26%的糖尿病住院患者发生肺炎;在糖尿病直接致死的原因中,肺炎占8%。
然而,糖尿病患者合并肺炎早期,咳嗽、咳痰、发热等感染症状常不明显,但往往病情进展迅速,短时间易出现多系统感染、脓毒血症,死亡率高。特别是肺脓肿和脓胸患者,若不及时治疗,感染者很容易死亡。因此,一旦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糖尿病患者应尽快就医;若确诊为糖尿病合并肺炎,应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
首先要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对于大多数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来说,胰岛素是控制血糖的首选治疗,空腹或餐前血糖控制在6.1~7.8mmol/L,餐后2小时或随机血糖控制在7.8~10.0mmol/L;对于高龄、低血糖发生风险较高、存在多器官功能不全、需要重症监护者,空腹或餐前血糖要控制在7.8~10mmol/L,餐后2小时或随机血糖控制在7.8~13.9mmol/L。
其次,要选择合适、足量的抗生素,及时有效控制感染,并积极送检病原学,后续根据药敏结果针对性选用抗生素治疗。
同时,要注意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低蛋白血症是糖尿病患者易患和加重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在治疗感染期间,要足量摄入蛋白质,如牛奶、鸡蛋、大豆及其制品等,并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
控制好血糖,还可预防性接种疫苗
预防感染发生的最重要措施就是维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定期监测血糖,规律服药,管住嘴、迈开腿,以保持尽可能正常的内分泌环境和免疫功能。
同时,可以预防性接种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外出佩戴口罩。保持室内多通风,勤换气。注意防寒保暖及口腔和鼻腔的清洁及护理治疗。
另外“去葡萄球菌定植”也是糖尿病患者预防感染的一大措施,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加强口腔卫生,以增加自身抵抗力。
(本文由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林秀华 张思婷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