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时隔24年之后

福州宋墓出土漆器再次展出

南宋剔犀漆盒(图片由福州市博物馆提供)

海都讯(记者 吴雪薇)5月10日,“福犀·福器——福州漆器生活美学展”在福州市博物馆二层3号临展厅对观众免费开展,将展至6月10日。此为福州市博物馆推出2024“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的第一场展览。

漆工艺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手工艺之一,福州漆艺发端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宋代则是福州漆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有福州茶园村宋墓出土的漆器。“福州三宝”之一的脱胎漆器,由清乾隆年间的沈绍安恢复创制,被誉为中国民间漆器的一面旗帜。

本次展览以时间为轴,分“南宋时期”“清朝时期”“民国时期”“现代”四大篇章,汇集了32件(套)左右的各历史时期代表性福州漆器。特别值得一看的为茶园村宋墓出土的3件南宋剔犀漆盒和1件黑漆托盘。这是时隔24年之后,4件文物的首次集中展示,其中,3件南宋剔犀漆盒髹漆肥厚,纹饰以如意纹、云纹、灵芝纹为主,雕刻细腻精湛,属于日常生活器具,是墓主人将军夫人喜爱的梳妆用品。

福州市博物馆副馆长林馨舟介绍,这3件南宋剔犀漆盒的出土,不仅填补了宋代漆工艺的空白,也为证明福州作为雕漆产地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据悉,福州市博物馆2024“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将推出6场活动。“闽都古建寻迹”华林寺研学活动与“福州华林寺保护的前世今生”讲座活动也将陆续推出,博物馆日当天上午,市博物馆的主要活动“博物通达知闽都”也将进行,有兴趣的市民可持续关注。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