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榜一大哥的‘嘉年华’,我给大哥唱一首……”2023年3月的一天,一个网络直播间里,气氛热烈,主播兴奋地呐喊。手机屏幕外的曲磊(化名)得意一笑,再次大手一挥,送出礼物打赏主播。
看直播、送礼物,是曲磊每晚必不可少的“放松项目”,靠打赏成为“榜一大哥”,千人追捧、万人崇拜的感觉让曲磊无法自拔。
30岁的曲磊,是阿勒泰市一家金融企业的业务经理,年薪15万元左右。可于他而言,这份收入远远不够支撑自己的“爱好”。短短一年,他不但将100万余元存款挥霍一空,还把罪恶的手伸向“大金库”。
曲磊在这家金融企业工作7年有余,主要负责办理贷款业务,手握批贷权限,一笔笔真金白银成了送到他嘴边的“肥肉”。
“小伙子,你看能不能再快点?家里急等这笔钱采购农资啊!”去年年初,王阿姨找曲磊申办贷款。“我有权限将贷款额度调整至30万元,贷得多,放贷速度就能加快,您马上就能拿到这10万元,剩下那20万元我想办法抹平,你不用管。”并不熟悉贷款业务的王阿姨认为此办法可行,便在曲磊的引导下,完成了贷款30万元的申请。
申请提交后,曲磊立即审核通过,成功办理好这笔贷款业务。10万元让客户高高兴兴提走,而剩下的20万元,他则毫不客气地揣进自己的口袋。
这样的操作,曲磊已游刃有余,他自2022年年初开始,便通过非法利用他人身份信息、增加贷款额度的方式,批出大量贷款为己所用。
当然,曲磊对目标客户也是有选择的,一般来说,着急办理贷款且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众是第一目标。隔三岔五,他就会神不知鬼不觉地侵占一笔公款,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短短一年时间,曲磊就利用职务之便侵占资产710万余元。自2022年年初起,一年时间内,曲磊几乎将全部收入、存款,以及“灰色收入”用于打赏主播,总额超过800万元。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曲磊的侵占之举并不高明。
“我就贷了10万块,为啥现在得还30万?高利贷也没这么多吧?”不久后,王阿姨质问曲磊。不少找曲磊办理过贷款业务的被害人逐渐发现异常,或是还款金额超出实际贷款金额数倍,或是压根没有贷过款却收到了还款通知。
客户们找到金融企业负责人反映情况,该金融企业对资金情况进行核查后,发现“缺口”巨大,负责人赶忙报警。2023年4月中旬,阿勒泰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
这下,曲磊知道瞒不住了,他主动来到公安机关自首。近日,该案已依法移送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说法
打赏的“公款”能追回吗?
案件真相大白后,当务之急便是追回曲磊打赏出去的涉案资金。关于打赏资金是否属于应返还的范畴,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界定,办案民警翻阅大量材料后,以该钱款属于涉案资金为依据,判定曲磊在直播平台的充值款属于应予以追缴范围。
历时近一年,警方辗转北京、四川、黑龙江、辽宁、吉林等多地开展调查取证工作,最终追回曲磊打赏主播的钱款220万余元。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刑事案件中,国家财产或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因此,被害金融企业后续可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法律途径,挽回经济损失。(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