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杨江参通讯员 洪睿航 黄忠族)5月13日,记者从泉州海关获悉,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泉州市外贸进出口932亿元,同比增长20.5%,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进出口增速较全省、全国分别高出15.1、14.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88.3亿元,增长20.7%;进口243.7亿元,增长19.9%。
总体来看,今年前4个月,泉州市外贸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实现良好开局。民营外贸发挥“挑大梁”作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加快复苏,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RCEP国家较为突出,呈回稳向好、提质增量态势。
其中,民营企业“排头兵”作用凸显。前4个月,泉州市民营企业进出口623.9亿元,增长20.6%,占泉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6.9%。其中,出口592.1亿元,增长22.2%,占泉州市外贸出口总值86%;外资企业、国有企业进出口分别为244.7亿元、61亿元,分别增长2%、3.3倍。
对主要贸易伙伴平稳增长。前4个月,对东盟、欧盟、美国进出口分别为251.3亿、84.9亿、84亿元,分别增长18.1%、16.4%、7.7%。此外,对新加坡、巴西、荷兰、墨西哥分别进出口44.1亿、22.2亿、18.2亿、13.3亿元,快速增长6.5倍、71.7%、86.4%、78.5%。值得一提的是,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643.4亿元,增长21.5%,占外贸总值的69%;对RCEP国家进出口307.4亿元,增长11.1%,
此外,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加快复苏。前4个月,泉州市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349.9亿元,增长18.4%;其中,纺织服装、塑料制品、箱包、家具、玩具分别出口179.8亿元、41.4亿元、27.5亿元、12.4亿元、10.6亿元,分别增长25.3%、39.4%、27.4%、39.3%、2倍。同期,机电产品出口153.5亿元,增长40.5%。进口方面,原油、机电产品分别进口168.8亿元、15亿元,分别增长31.7%、12.9%。
泉州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泉州海关以推进“智关强国”行动为契机,先后制定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12项举措、弘扬运用“晋江经验”促进泉州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6条措施等,持续推进“先放后检”“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通关便利化改革,全面提升通关效率;积极推动泉州湾港区石湖作业区、锦尚作业区、肖厝港区鲤鱼尾作业区对外开放,支持做大做强泉州综合保税区、晋江陆地港等平台,提升石狮服装城、晋江国际鞋纺城市场采购“双试点”提质扩容,帮促邮快件和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良性发展;引导企业用足用好减免税、RCEP、AEO认证、知识产权保护等惠企暖心政策,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全力推动泉州高水平开放、外贸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