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专科门诊经常遇到老年患者血压波动大的情况。比如,卧位高血压伴体位性低血压就很常见,也就是说,老年人在卧位时血压高,站起来时血压低,甚至因低血压而晕倒。因此,更需要精准测血压。
老年人如何监测血压?5月17日是第20个世界高血压日,主题为“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我们就与大家聊聊老年人直立性低血压,尤其卧位高血压伴直立性低血压这一经常被医生和患者所忽略的问题。
站立后血压直接下降,原来是直立性低血压
近日,门诊一位89岁的高血压老大爷抱怨:他听了医生的话,每天早上一醒来就躺在床上测血压,最高的时候达170/90mmHg,于是赶紧吃药。可从床上一起来,眼前就发黑,甚至要跌倒;有时饭后站起来的时候,也有头晕的情况,得躺回床上了才舒服。“害得我平时遛弯都不敢去。”老大爷抱怨道。
后来,在医生的指导下,大爷测量了站立后的血压,惊讶地发现,站起来后血压直接从坐着的150/90mmHg掉到了90/60mmHg。原来,这才是大爷头晕的真正原因,他患了直立性低血压。
直立性低血压是指,从卧位很快变为直立位时,收缩压下降超过20mmHg,以及舒张压超过10mmHg以上,并出现头晕、晕厥、出汗、心动过速等低血压的症状。
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有很多原因,如降压药、抗抑郁药和抗帕金森药物等的使用,以及近期有腹泻、呕吐或进食过少引起血容量不足等。糖尿病、慢性肾病、内分泌紊乱、酒精摄入量增加和副肿瘤综合征等疾病,也可继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发现直立性低血压,改变生活方式和起卧习惯
首先,平时应避免迅速站起来或站着不动,建议佩戴弹力袜增加回心血量;鼓励适度身体活动,白天避免长时间卧床。增加每日饮水量(2~3L/天)和盐摄入量(6~10g/天)来扩大血容量,快速饮用约470毫升水可显著改善直立性血压下降。当然增加水和盐摄入量的同时,要关注您的心脏和肾脏状况。
需要提醒的是,对于严重直立性低血压的患者,升压药物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如果站起来血压低,躺下后血压又高了怎么办呢?这是直立性低血压合并卧位高血压。建议白天尽量避免仰卧位,适当抬高床头睡觉;对于严重卧位血压升高者(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可睡前服用短效降压药,如卡托普利、氯沙坦、可乐定和硝酸甘油贴片等,避免使用利尿剂和长效降压药。
除生活方式改善外,建议有相关问题的高血压患者前往专科门诊咨询诊疗,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
多关注立、卧位血压和餐后血压
有数据表明,直立性低血压是与心血管病死亡独立相关的危险因子。老年人体位性晕倒可造成次生性疾病,如骨折、头颅外伤等,因此要及早发现、明确诊断,并及时干预。
如果出现下列症状,您就应关注自己的立卧位血压和餐后血压。
常见症状有,站起来后3~5分钟内感到头晕、视力障碍、呼吸困难、腿部无力、颈部疼痛等;坐下或躺下后,症状改善或消失;上述症状在早上和饭后更严重;最近经历过晕倒/跌倒。
餐后低血压是指餐后2小时内收缩压下降幅度≥20mmHg,或餐前收缩压≥100mmHg,餐后收缩压下降至90mmHg以下。
卧位高血压是指仰卧位时收缩压≥150mmHg或舒张压≥90mmHg。
(本文由福建省立医院心内科王欢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