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央视新闻
如果有这样一款APP,简单操作几下就能让你的信用卡额度提现到自己的储蓄卡内,甚至动动手指就能让信用卡的还款日推迟到下个周期,听上去是不是非常有诱惑力?然而,其中却暗藏着巨大的陷阱和风险。据央视报道,2023年7月,湖南汨罗警方破获一起信用卡非法套现案,抓获涉案人员19人,查明套现金额约40亿元,非法获利约1.2亿元。目前,这起案件已移送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而案件的起因正是有人举报了这样一款APP。
案件:下载APP绑定信用卡 欠款就能延期?
2023年年初,湖南省汨罗市公安局接到群众举报称,自己使用了某款提供信用卡代还业务的APP,由于担心可能涉及违法,所以主动向警方提供相关线索,针对这个线索,汨罗警方决定对此展开调查。
汨罗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徐碧铝介绍,当时这个群众自己的信用卡欠款快要到期了,马上就要支付相应的利息。他听朋友介绍说网上有一款软件,只要绑定你的信用卡,然后支付一小笔手续费,就可以将信用卡的欠款进行延期。
警方调查发现,这款信用卡“代还”APP只能通过非正常渠道进行下载,使用时需要用户在信用卡里保留部分限额,然后通过这款APP以消费模式反复刷卡、还卡,重复多次后就能达到还清信用卡账单的目的。
警方进一步调查发现,使用此类信用卡“代还”APP需要用户填写个人详细信息,包括姓名、联系方式,以及信用卡的贷款金额、逾期情况等相关信息。
徐碧铝说道,在这个过程中客户将面临两个风险,第一个就是个人信用卡和个人储蓄卡以及个人相关的权限和信息会泄露,容易被不法分子进行倒卖。第二个就是用户在绑定这些APP以后,犯罪分子是可以控制你的资金去向的,一旦他将商户号里的钱提取出来,不往你的储蓄卡里面存钱,那么你这个钱就被骗走了,就会造成自己资金的损失。
焦点:到底是怎么“代还”的?
用户需要通过二维码下载不知名的信用卡“代还”APP,还要在软件内输入自己的详细个人信息,那么,为什么会有人甘愿冒着风险去使用这些软件呢?涉案的APP到底是怎么实现替用户“代还”信用卡账单的呢?
据汨罗警方介绍,目前信用卡代还主要有两种模式,包括私人代还和平台代还。“私人代还”指的是“中间商”先替用户提供还款资金,随后引导持卡人通过POS机将信用卡中的资金“套现”后进行偿还;“平台代还”则需要用户下载相关的应用软件,利用信用卡的账单日及还款日的时间差,通过虚假消费的方式,将信用卡内的剩余额度刷出、还入,以此达到延期还款的目的。
汨罗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大队长杨义介绍,从前的POS机套现,它需要实体的机器,需要人跟人见面,要刷卡才能实现信用卡的套现,它的流通范围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广。代还APP不需要见面,在手机上直接操作就行了,以方便快捷、手续费低等来吸引用户使用。
以一张额度10000元的信用卡为例,假设用户欠款9000元,那么所谓信用卡“代还”则是利用卡内剩余的1000元额度,通过重复进行9次虚假消费,每次1000元,以此实现还清9000元欠款的目的,而还款日也将顺延到下一个周期。
调查:开发“代还”APP45款 招募代理分成诱导推广
汨罗警方通过对涉案的APP进行分析,确定其开发者是一家位于山东的某网络科技公司,涉嫌非法经营罪。2023年6月,汨罗警方抓获了本地的高级代理何某,在现场还发现了何某代理的多款同类软件,警方经过一系列分析比对发现,这些软件虽然名称与外观不同,但它们的操作逻辑都如出一辙,而所谓“代还”也不过是信用卡非法套现的变种。
杨义介绍,这个科技公司总共开发了45款类似的APP,所有的功能都是一样的,涉及的用户在全国各个省份已有80多万人。这80多万人里面有5.6万人是代理,所谓的代理就是,第一个他们会自己去推广发展下线,吸引更多的人来使用这个APP;第二个就是所有通过代理来使用APP的用户,相应的在用户刷款的额度里面,千分之六的手续费中,大约千分之二是给代理的分成。
警方介绍,在该信用卡代还的网络下游,软件开发公司在全国各地招募大量代理,以分成的方式诱导代理推广相关代还软件;而在上游,软件开发公司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自然人的个人信息,注册大量具备刷卡消费功能的商户号,代还软件通过这些商户号进行循环虚假消费,以此实现信用卡代还的目的。
徐碧铝认为,这些APP的犯罪人员购买了一些自然人的身份信息以后,利用这些信息到第三方平台去注册一个商户号,而这些商户号的实际持有人不是注册人,是这个APP的犯罪人员。而这45个APP使用虚假消费,通过代还模式达到了近百亿元的规模,这百亿元其实是虚假消费,没有实际消费的。
在掌握大量证据后,2023年7月中旬,汨罗警方奔赴山东、福建、辽宁等地对相关违法犯罪人员进行收网,截至目前共抓获涉案人员19人,查明该犯罪团伙违规套现金额约40亿元,其中信用卡套现还款金额近百亿元,平台违规获利金额约1.2亿元。目前,该案已移送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部门:信用卡套现由传统线下转向线上
记者从公安部了解到,近年来,涉及信用卡套现案件持续高发、波及范围日益广泛,严重扰乱金融管理秩序,危害银行资金安全,冲击支付市场秩序。2023年全国公安经侦部门共破获伪造信用卡、信用卡诈骗、套现类非法经营等犯罪案件近5000起,涉案金额超百亿元。
据公安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的信用卡套现案件已经由传统线下POS机套现向线上APP、二维码、移动终端套现迁移;APP软件研发、项目运营、宣传推广等环节专业化、产业化特征日益明显;此外,套现与地下钱庄、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交织,助推其发展蔓延。
□相关新闻
开发套现APP 非法获利4700余万
江苏的王某等人组织技术人员攻关,开发出专门供信用卡用户套现和代还款的APP,并通过多家下游公司对该APP进行推广。两年多时间里,王某等人开发的这款APP,先后吸引了301万人注册会员,总交易笔数1.54亿次,套现、代还款总金额高达715亿元。
据介绍,为不断扩大用户规模,王某等人还设计了等级分明的分销制度,用户一旦下载并使用该APP进行信用卡套现和代还,分享者就会收到一定比例的提成。截至案发,王某经营的公司共卖出过300余款信用卡套现APP,非法获利4700余万元。
2023年6月,该案被移送淮安区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官经审查发现,王某等人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扰乱市场秩序,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均涉嫌非法经营罪。2023年12月,淮安区检察院以涉嫌非法经营罪对王某等16人提起公诉。法院日前已依法开庭审理该案,并将择期宣判。(最高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