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福寿螺高发期 福建怎么治?

部门表示,可通过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等四种方式,治理福寿螺

海都讯(记者 罗丹凌) 每年5—8月份是福寿螺的高发期。5月23日,市民张先生在智慧海都平台报料称,贵州投放“鸭子大军”防治福寿螺,希望福建省相关部门能够借鉴此种做法,有效治理福寿螺。那么,目前我省是如何防治福寿螺的?是否需要借鉴省外经验?

就此问题,记者咨询了福建省植保植检总站。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省主要采取四种方式防治福寿螺。

一是人工拾捡,清理福寿螺卵。二是水旱轮作,此举措主要针对水田中的福寿螺。“意思是种一茬水稻后,就改种别的农作物,水田中没有水,福寿螺就得到了控制。”上述负责人解释道。

三是生物防治,即通过鱼和鸭子食用福寿螺以及福寿螺卵进行防治。上述负责人表示,从效果来看,鸭子的防治效果比鱼类的要好很多。

四是药剂防治。上述负责人表示,目前我省常用的福寿螺防治药剂是杀螺胺,除此之外,登记在册的药剂还有70余种。不过,具体该选择何种药物还得视水体环境而定,以不破坏水体中其他植物为前提来用药。

“上述四种方式主要针对农田、鱼塘里的福寿螺整治、监管和防治。如果涉及内河道和公园河流,则由相应主管部门负责。”上述负责人表示。

□名词点击

福寿螺被列为

世界百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据了解,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上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作为特种经济动物在许多地区推广养殖。200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福寿螺列为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福寿螺也是其中唯一一种淡水螺;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将福寿螺列入首批入侵中国的16种外来物种“黑名单”。

福寿螺繁殖能力极强,一年可以发生3个世代,每次产卵200~500粒,一个螺全年可产卵5000~9000粒。福寿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寄主,生食或半生食福寿螺易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这是一种幼虫移动症,主要侵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膜炎,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