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8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6岁娃老捣蛋、坐不住 竟是多动症作怪

​泉州儿科医生提醒,若发现孩子常常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及时求助专业医生

N海都记者 刘薇

泉州6岁男孩小杰(化名)是一个很调皮的孩子,不仅在家里上蹿下跳,在课堂上也坐不住,还老跟小朋友起争执。上幼儿园近3年,小杰不仅老被同学家长与老师投诉,前不久甚至被老师劝退!

孩子不听话,完全管不住,注意力差,脾气还急——难道真的只是调皮捣蛋吗?不一定!他可能生病了,是一个“多动症”患儿。

家长投诉、老师劝退

调皮儿子查出多动症

“杨医生,我儿子是不是真的有问题?”近日,小杰妈妈带着小杰来到泉州市第一医院儿科门诊就诊。

小杰妈妈告诉接诊的杨绿绿主任医师,小杰打小就特别调皮,经常不分场合地上蹿下跳,不过,老人说没关系,男孩都这样,所以,虽然有点焦虑,但他们也没特别放在心上。后来,小杰上了幼儿园,麻烦来了——她常常接到小朋友家长的投诉,说小杰把谁弄哭了,说小杰跟谁吵架或打架了;老师也找过她多次,说这孩子在教室里坐不住,老师在前面教知识,他却站起来到处乱走……

其间,她教育过小杰好多次,但没什么用;好几次想带孩子去看看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但老人说没必要。直到前不久,老师找她商量,说要不然就不要让小杰上幼儿园了,一来,这孩子没办法安静地坐在教室,已经影响到其他孩子;二来,孩子很冲动,容易和小朋友争吵、打架。这时候,她再也坐不住了,把孩子带到医院。

杨医生为小杰现场评估,结果显示,孩子注意缺陷明显、多动明显。“这孩子存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不是简单的调皮捣蛋,而是生病了。因为注意缺陷、多动且冲动,导致其无法融入课堂,并容易和其他孩子起冲突,家长应该给予他更多的耐心与帮助。”杨医生指出。

根据小杰的情况,杨医生为小杰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

多动症患儿不少见

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据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之一,患儿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和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目前病因未明,多认为是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多动症常见于学龄期儿童,70%的患儿症状持续至青春期,30%~50%的患儿症状持续至成年期。

“在门诊中,多动症患儿并不少见,不过,并不是每一位患儿的症状都如此明显。”泉州市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杨绿绿指出,由于多动症会对儿童在校的表现、学习、社交,以及家庭和睦产生极大影响,可能导致学习成绩波动大,无法与同学友好相处,与父母老师交流困难,甚至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及时得到治疗对患儿来说至关重要。

“孩子的天性是活泼的,但如果这份活泼、好动、冲动跟他的年龄完全不符合,家长就要警惕了。”杨医生提醒,比如说,你跟孩子说话时,他常常无法集中注意力,容易发呆走神;他经常坐立不安、多动、招惹他人;他容易发脾气,与伙伴关系糟糕;容易兴奋、冲动,行动不加思考——出现这些情况,应及时就医,寻求专科医生的专业判断。

据了解,儿童多动症的治疗原则因人而异,需制定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康复训练在内的,个性化、综合性的治疗方案。相信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儿童个人的努力、家长及老师的共同配合,持之以恒,会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关链接

多动症的孩子家长

如何干预治疗?

通常,多动症指的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孩子可以通过心理疏导、药物治疗、感统训练、生物反馈治疗、适当户外运动等方式治疗。

1.心理疏导:多动症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治疗,需要家长、孩子和老师的密切配合。同时,不要歧视多动症孩子,要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孩子恢复自信心,对孩子要关爱。

2.药物治疗:病情严重的患儿要用药物治疗,药物对治疗多动症的效果较好,可在医嘱下服用哌甲酯和托莫西汀等,还可以服用一些中药,比如安神补脑液、归脾汤等。

3.感统训练:如果患儿冲动性较强,存在感统发育异常,还要进行一对一的感统训练,帮助恢复大脑功能紊乱。

4.生物反馈治疗:多动症是脑功能神经介质紊乱,一般可采取生物反馈治疗。

5.适当户外运动:不要强迫孩子做一些不喜欢的动作,可以选择平衡性运动,如游泳、轮滑,这些动作均可缓解多动症。

目前孩子多动症在我国较常见,尤其是男孩子较多见,一般发病年龄为5~8岁。如果家长经常听到老师反映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冲动、上课坐不稳等情况,都可能是多动症,要带孩子积极去医院做相应治疗。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