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焦点 上一版   

儿童牙齿矫正“低龄化” 合适吗?

N法治日报

在一些城市,儿童口腔连锁诊所随处可见,低龄儿童矫正治疗蔚然成风,甚至有诊所建议1岁半的儿童佩戴牙套,他们宣称“牙颌畸形越早治疗,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越低,长大后基本不复发”。

过早对儿童牙齿进行矫正,佩戴矫治器的不适感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睡眠和平常的学习生活;牙弓的变化或肌肉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孩子整个面型的发展;对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也可能造成不良影响,还会给孩子带来焦虑,导致亲子关系恶化等。

业内人士表示,牙齿矫正属于医疗行为,必须严格遵循医疗标准和规范,遵守科学治疗原则。相比于儿童牙齿矫正,更应当“矫正”的是家长对孩子的“牙齿问题焦虑”。建议加强科普的同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儿童整牙市场存在的夸张和虚假宣传、滥用牙齿矫正等乱象。

诊所推荐整牙 报价万元起步

今年5月初,北京市民闻女士发现自己7岁的儿子下牙松动但一直不掉,于是带他来到家附近一家私立口腔机构拔牙。拔完牙后,医生“不经意间”提起,孩子的牙看上去有点不整齐,有地包天的趋势。

闻女士一听就急了,忙问医生怎么办。给孩子拔牙的医生叫来整形科医生,对方建议立刻戴上牙套,趁早干预,“趁孩子现在还小,投入小收益大。等孩子长大了,可能就投入大收益小了”。

接着,整形科医生给出治疗方案:用牙模脱模制作牙套,佩戴两年至三年。模具都是3D打印的,定期复查,如果牙坏了或者掉牙了,再配新的牙套。“好多家长都为孩子选了进口的隐形牙套,有的比你儿子年纪还小不少,戴几个月就有明显效果了。”

至于价格,医生建议选择隐形可摘卸的牙套,有进口的和国内的材质,整个疗程价格在2万元至4万元不等,也可以选择钢丝牙套,但“不建议,效果不好,还影响小朋友颜值”。

医生还提示,孩子换完牙后矫正效果能否持续无法确定,有的一直保持下去了,有的复发了还得再来做矫正。

闻女士带着孩子去某三甲医院做检查。“三甲医院的牙科主任告诉我,儿童在8岁至10岁时,上颌骨发育最活跃,是做前方牵引治疗骨性反颌的最佳时机,此时矫正事半功倍,做早了效果不理想。”闻女士说,最关键的是,上述矫正还是针对存在骨性问题的儿童,“我儿子只是牙齿排列不齐,12岁之后再进行相应的矫正就行”。

两岁半幼童 竟被要求每天戴12小时牙套

相较于闻女士的及时“刹车”,上海市民张女士非常后悔带自己的孩子去整牙。去年年底,她两岁半的女儿因为个别牙齿反颌,被某诊疗机构建议安装隐形矫正器,每天佩戴时间要满12个小时。

“隐形矫正包括取模、制作矫治器、佩戴矫治器等步骤,取模通常需要利用专属材料覆盖牙齿,硬化后将牙齿模具取下。孩子连话还听不明白呢,怎么可能乖乖地让那么一个大仪器在嘴里‘杵’,一个劲儿地号啕大哭,取模也就失败了。”令张女士“心碎”的是,这次取模经历给孩子留下了阴影,到现在刷牙都是问题,因为“孩子特别抗拒有东西在牙齿上动,已经半年多了”。

张女士注意到,在她所在的与矫正牙齿相关的交流群内,家长给3岁左右的孩子做矫正不是什么新鲜事,“有的家长给3岁半的孩子做矫正,还被群友说‘太晚了’”。

刻意制造焦虑 致矫正低龄化

调查过程中,记者注意到,是否为孩子整牙似乎成了衡量“合格父母”的指标。

“儿童正畸千万要趁早”“早做选择,别等孩子长大后再后悔”“早一步,让孩子颜值赢在起跑线上”“牙齿矫正越早治疗,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越低,效果好、不复发”……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机构和口腔医生在线上社交平台宣传时或线下问诊时,刻意制造未成年人“牙齿矫正焦虑”。

天津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主治医师张吉霞告诉记者,看3岁左右的孩子要不要正畸,是为了判断乳牙列建立咬合后,孩子是否存在错牙合畸形,如乳前牙的反颌、偏颌或者乳后牙的反颌、不良习惯(喜欢咬着东西睡觉或总喜欢吃手指)等。

“除上述情况外,其他情况是否需要做治疗,要随时观察,医生通常会建议家长半年到一年左右带孩子进行定期复查。在替牙期阶段,孩子年龄较小,配合的依从性差,如果佩戴矫治器,反而会给孩子增加过多的心理负担。”张吉霞说,现在一些口腔诊所和个别医生其实是在贩卖焦虑,让家长觉得孩子要赢在起跑线上,但其实有一些畸形并不需要治疗。

在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邓利强看来,目前市面上的商业性儿童口腔机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商家为了吸引客户,刻意制造焦虑,拿越早矫治越好的营销话术来误导家长,不仅导致牙齿矫正日益低龄化,还导致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屡屡发生。

不能过度对儿童牙齿

进行早期矫正

受访的牙科医生向记者一再强调,不能过度地对儿童牙齿进行早期矫正,“通过专业检查后,需要的做,不需要做的坚决不做”。

张吉霞说,过早对儿童牙齿进行矫正,佩戴矫治器的不适感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睡眠和平常的学习生活;牙弓的变化或肌肉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孩子整个面型的发展;对孩子正常生长发育也可能造成不良影响,还会给孩子带来焦虑,导致亲子关系恶化等。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儿童牙齿矫正问题,有这样的健康素养意识非常好,但矫正不是越早越好。”中日友好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口腔正畸学教授徐宝华说,寻找最佳的时机,用最短的时间,这样的矫正才是最科学与人性化的。比如对于骨性反颌,尤其是面中部凹陷、上颌骨发育不足儿童,建议8岁至10岁开始治疗。

也有医生认为,对于不良习惯以及发育性畸形,如小下巴、面部左右不对称、严重的龅牙和严重的牙齿拥挤不齐、面部肌肉功能异常,这些均影响面部骨骼的正常发育和口腔功能,只要孩子配合,越早矫正效果越好,但一般还是要在3岁之后。

建议:

打击夸张和虚假宣传等乱象

受访专家建议,医疗机构应该遵循医疗标准和规范,严格遵守科学治疗原则。行业协会应探索制定儿童牙齿矫正治疗标准,厘定适合矫治的年龄段,引导科学合理地开展儿童早期正畸。

邓利强说,医疗机构应遵循医疗标准和规范,将患者的健康利益放在首位,严格遵守科学治疗原则。对于部分虚假宣传、兜售“牙齿矫正焦虑”、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商家,监管部门应采取严厉措施予以整顿,打击一些社交平台发布的虚假文案,督促医疗机构规范经营,禁止违规操作。可以探索制定儿童牙齿矫正治疗标准,厘定适合矫治的年龄段,除非特殊情况,严禁违规实施牙齿矫正治疗手术。

业内人士还建议,加大对正畸正规医生的培养力度,提高正畸医生整体素质水准。消费者或家长也要更新消费观念,意识到牙齿正畸是一种医疗手段,不是美容行为。唯有消费者、商家、监管者和国家层面共同发力,才能让牙齿矫正市场平稳运行。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