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杨秀青:把山里人的纯朴“融”入海岛警事

正值春运,杨秀青在轮渡上为乘客们搬运年货

小日岛码头上,杨秀青热心帮助群众搬抬年货

(上接A01版)

海岛乡亲也纯朴

多“用心”就能办好事

惊心动魄的历险较量不常有,真心实意地为民服务才是工作常态。杨秀青刚到海岛时,语言不通、气候不适、饮食不习惯……他从未退缩,而是一步步克服困难。

在与海岛乡亲交往中,他发现,村民们其实也如山里人一般纯朴,让他有种回到老家的感觉。慢慢地,他熟悉岛上的每一户村民,村里的老人们也拿他当自己的孩子。

小日岛是一个纯渔业村,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是近海捕捞及运输,杨秀青的日常警务主要是保证渔船、渔民的安全。

日前,海都记者随警采访,杨秀青领着记者沿海岸线一路徒步巡逻,在一整排渔船旁,他不由自主地弯下腰,逐一检查固定船只的缆绳,不时紧一紧绳索。“今天收获不少,但要更加小心,不要让诈骗分子有可乘之机。”遇到渔民返航,杨秀青熟络地上前打招呼,并递上反诈宣传册,时刻将反诈工作融入日常。

多年来,杨秀青的行事作风让村民们敬佩有加。南日岛的林大爷回忆,前两年的一起意外溺亡事故中,死者遗体漂在海面上,岛上群众都不愿去拖回遗体。“杨警官二话不说,直接就从沙滩走过去,一个人把遗体拖回岸边。”林大爷说,那一幕,大家都看在眼里,关键时刻杨警官不怕事、靠得住,工作踏踏实实,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

今年37岁的小苏是南日岛村民。此前,小苏误入歧途,被判处有期徒刑。“出狱后,他很消极,在岛上游手好闲,如果不盯紧一点,可能又犯错。”杨秀青告诉海都记者,那段时间,给小苏发微信、打电话,他都没有回复。

于是,杨秀青不厌其烦,直接来到小苏家里,讲道理、拉家常,用那份纯朴让小苏慢慢发生转变。后来,杨秀青还帮助小苏在莆田市区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现在的小苏已经彻底“改过自新”,过上了崭新的生活。

工作能“苦”到哪

儿时干农活才累

今年春节,杨秀青难得回了趟老家,而在此前十年间,他都把阖家团圆的机会留给同事们。面对家人,他总是愧疚。

父母、妻子、女儿……杨秀青的家人都在四川老家,父母年迈,需要妻子留在四川以便照顾,外人或许不解,可家人却始终支持他。

“走出大山不容易,身为人民警察,为群众服务要问心无愧。”杨秀青的母亲说,儿子从小就懂事,能好好工作报效国家,比什么都好。

2023年3月,公安部、全国妇联联合表彰杨秀青母亲为“全国公安机关爱警母亲”。他的妻子是一名护士,夫妻相隔两千多公里,聚少离多,妻子扛下了家庭重担,为丈夫解除了后顾之忧,让他全身心投入工作。去年,杨秀青家庭还获评福建省“最美职工家庭”,一个警察,一个护士,做的是同一件事——为人民服务。

杨秀青告诉海都记者,儿时家庭条件差,他和哥哥两人自懂事起,就承担起家里的农活。“以前村里也没车没路,都是‘肩挑背扛’。”他说,那时的玉米地,就像他如今眼前的大海般一望无际,都要用箩筐背玉米回家,单程就要半小时,天还没亮就出发,等到晚上回家的时候,路都看不清了。

杨秀青笑谈,很多人觉得在海岛工作苦,其实他根本不在乎,儿时干农活才更苦。走上工作岗位后,杨秀青倍加珍惜人民公安这份职业,他感恩党和国家的培养,将继续肩负起守护海岛安宁的责任和使命。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