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唐明亮马俊杰 文/图) 6月5日,伴随着“榕耀一号”盾构机刀盘转动的轰鸣声,福州地铁滨海快线南公园站至三叉街站区间(南三区间)左线盾构机刀盘破墙而出,平稳驶入预设钢套筒,南三区间隧道正式双线贯通,滨海快线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据了解,南三区间是滨海快线建设的“最难段”之一,区间含1车站(南公园站)1区间,全长约2900米,沿六一中路布设,盾构施工历时28个月,其间下穿了两处极难攻克的Ⅰ级风险源,分别是下穿已运营的地铁1号线及穿越闽江。
据介绍,滨海快线采用下穿的方式穿越地铁1号线,由于相交角度较小,盾构下穿影响范围长达83米,同时下穿隧道的最顶部与1号线最小距离仅4.73米。在如此近的距离下穿,很难避免盾构机掘进对既有线隧道造成影响。如果不对施工质量进行精细化把控,将对运营线路安全构成不可估量的危险,甚至可能导致隧道不可逆变形。
为解决施工难题,福州地铁集团先后7次邀请国内知名盾构专家展开论证研究,制定、优化施工方案,严格下达盾构下穿各项施工参数及控制指标,将施工难点逐一攻克。在多方努力下,南三区间最终以近乎“零沉降”、“零变形”的标准顺利完成了下穿和并行1号线这个极具挑战的Ⅰ级安全风险施工任务,1号线最大沉降量仅为1.2mm(平均0.72mm),远低于16mm的施工控制值。
据介绍,除了下穿1号线,盾构穿越闽江施工是南三区间的另一处极难“关卡”。福州地铁集团邀请国内顶尖专家针对高水压带压开仓及不良地质掘进的难题进行专题论证研究,使用了江面注浆加固及洞内超前加固等工艺,最终南三区间右线于2023年3月、左线于2023年6月顺利过江。
记者从福州地铁集团了解到,滨海快线起于福州火车站,经福州主城区、滨海新城、长乐国际机场,终至临空经济区。线路总长62.4km,设计时速140km,设站15座(含远期预留2座)。该线联系福州主副双城,是省内第一条实现公交化运营的城际铁路,可实现福州主城至滨海新城30分钟通达,火车站至长乐机场40分钟通达,助力实现闽东北协同发展区中心城区1小时交通圈。
目前,滨海快线15个车站完成主体结构施工,16个盾构区间双线贯通,1个盾构区间单线贯通。8座高架桥梁完成主体结构施工,铺轨进度达76%,风水电及装修进度超50%。线路预计于2025年底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