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福建考生的作文题和人工智能相关,有着多年语文作文教学、阅卷和研究经验的福建师大附中原语文组组长、高级教师薛章辉对各家的AI作文打了个分,并给出了点评。
薛章辉老师认为,四篇习作的相同点都围绕拥有或获得问“问题”的好处去阐述,按题目导语的要求是肯定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好处——“很快获得答案”但“我们的问题会越来越少吗?”然后AI作文也有局限之处,议论文在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四篇文章共同的缺点在于谋篇布局不符合行文的模式,更注重于文字的堆砌,属于中等之作。
腾讯混元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潮流汹涌而至,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知识触手可及的时代。然而,即便问题的答案如此易得,我坚信:我们的问题并不会越来越少,反而会越来越多,因为每一次的探索与追问,都是对未知世界的深化理解。(节选)
得分:44分
点评:命题者的本意是要求考生去阐述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存在问题,具体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考生应列举事实论据来论述,而第一卷却用了三个排比段:“我们的问题如星辰般璀璨”“我们的问题如砖石般坚韧”“我们的问题如明灯般照亮”。这是在一味为问“问题”唱赞歌。材料中的“问题”应当指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给予人们“得到”后所产生的负面消极的问题。本文作者只歌颂“得到”而不触及互联网、人工智能所产生的问题,缺乏一分为二辩证分析。
字节豆包
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当下,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快速获取答案。只需轻点手指,各种问题的答案便如潮水般涌来。然而,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的问题真的会越来越少呢?
诚然,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我们不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翻阅书籍、查找资料,也不再需要四处请教他人。这种快速得到答案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效率,让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比如,当我们遇到生活中的小难题,如烹饪一道菜肴的具体步骤、某种物品的使用方法等,都可以迅速在网上找到答案。(节选)
得分:41分
点评:这篇文章一两段重复累赘,第三段阐述什么中心论点难以提炼,许多语句不好理解,“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等晦涩之语,文中皆是。
阿里通义千问
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与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塑造着人类社会。在这一浪潮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问题能够迅速获得解答,知识获取与信息交流的效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面临的问题会因此减少,反而可能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多变。科技的进步促使我们面对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而在这个世界里,问题与挑战是与机遇并存的。(节选)
得分:47分
点评:全文围绕问题的提出去做阐述。什么“智慧之光”“机器意识”“人机关系”等难以理解的语言。
百度文心一言
当今时代,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如同两股汹涌的巨浪,将我们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海洋。在这片海洋中,答案似乎触手可及,只需轻轻一点,万千知识便汇聚于屏幕之上。然而,当我们沉醉于这种便捷地获取信息的方式时,是否曾思考过:随着答案的易得,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节选)
得分:46分
点评:这篇文章不围绕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好处与存在问题,脱离原材料(互联网,人工智能)来阐述所谓“问题”,这是早已被否定十多年的主题不设限的话题作文的写法。不过,段落层次稍清楚些,中心论点稍明确,文中的“问题”不能用提出,而应该是“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