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2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郑成功、施琅族谱同台亮相

首届闽台同宗村族谱交流大会在石狮开幕

《浔海施氏大宗谱》中的施琅部分

《石井郑氏族谱》中的郑成功部分

吴瑞当(右)与宗亲一起读谱(黄毅/摄)

N海都记者 吴日锦

林良标 通讯员 梁白瑜

6月9日,首届闽台同宗村族谱交流大会在石狮市博物馆开幕,“两岸同根脉 闽台一家亲——首届闽台同宗村族谱展”也同步展出,来自两岸的文史专家、学者,两岸宗亲代表及台湾同宗村谒祖访亲团等100多人参加。

展出闽台前12大姓及26个闽台同宗姓氏的族谱

交流大会中,“两岸同根脉 闽台一家亲——首届闽台同宗村族谱展”展出族谱38个姓氏170部202册,包括闽台前12大姓“陈、林、黄、张、李、王、吴、刘、杨、蔡、许、郑”等及26个闽台同宗姓氏的族谱。

展览现场,记者发现,郑成功所在的《石井郑氏族谱》、施琅所在的《浔海施氏大宗谱》在此次展览中同台亮相,吸引了很多人围观。这两份族谱清晰记录两位历史名人的根源支脉及繁衍谱系。另外,经由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牵线而编修完成的彰化县福兴乡元中村田头仔《梁氏族谱》,以及刚刚对接成功的《青阳霞浯家谱》也均在展厅中找到了身影。

闽台约有1.2万~1.5万对同宗村

“激动,从十七世祖迁台至今大约有两百年了。6月8日,我第一次回到祖籍地晋江市西园街道霞浯社区祭祖、扫墓。”刚刚对接上族谱的台胞吴瑞当分享了他的“寻根”经历。之前,吴瑞当多番寻根,可惜都没有找到。今年4月,他试着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公众号后台留言,希望能帮他“对接族谱”。该馆文献信息中心根据吴瑞当提供的祖辈姓名及迁台等信息,在馆藏的《青阳霞浯家谱》里找到吴家先祖的记录,可惜脉络不够详尽。后来,在闽台缘博物馆工作人员及晋江西园街道吴氏宗亲的帮助下,终于获得吴瑞当家族完整的迁台脉络。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原副馆长、闽台谱牒文史专家朱定波介绍,福建是广大台湾同胞最主要的祖籍地,闽台约有1.2万~1.5万对同宗村。同宗村是指明清时期闽人迁台后衍播而成的,与福建祖地同宗姓、同宗族的村落,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大会,助力更多台湾同胞实现族谱对接、寻根谒祖、认祖归宗,进一步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据悉,首届闽台同宗村族谱交流大会为期4天,这期间,首届闽台同宗村族谱展、闽台族谱文化交流对话、闽台同宗村族谱文化研讨会、闽台族谱文化专题讲座、闽台同宗村族谱对接寻根咨询服务等系列活动同时进行。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