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了,要来杯奶茶吗?这么多口味的奶茶,该挑哪种呢?最近有款奶茶特别流行,它的名字很特别,叫“鸡屎香”奶茶!制作鸡屎香奶茶的主要原料是鸡屎果。
鸡屎果是什么?它还有几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番石榴、芭乐等。清代的《福建通志》里就有关于番石榴的记载。在当时的福建,几乎人人都喜欢吃番石榴。今天的《史话》就来聊聊这个名字最难听的水果。
名字虽难听
本领可大着
番石榴本身有一种奇特的味道。而且据说番石榴被采摘后非常容易变质,没有及时食用的话,会产生难闻之味,如果将其切开,不仅能够闻到一股类似鸡屎的气味,甚至还会带来视觉上的冲击:连里头的果肉也与鸡屎隐约相似。番石榴因此得名“鸡屎果”。
番石榴的本领可大着呢,除了当水果吃或者制成“鸡屎果奶茶”,还能加工成饮料、果醋、果酒、果干等各种副产品。不过,我们吃上番石榴的时间并不长。根据历史学家考证,番石榴原产于美洲,大约在16—17世纪被引入我国。到了清代,番石榴已经成为了广东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水果之一:“番榴、洋桃皆粤产。”(清·李调元《南越笔记》)番榴便是说的番石榴。
清代福建人
吃着它除瘴气
要说我国哪些地方的番石榴比较有名的话,除了广东,还有福建和台湾。
清代的《福建通志》“果之属”里就有关于番石榴的记载。而且《清类稗钞》里,还有个“闽人食番石榴”的条目,其内容十分有趣:“闽有番石榴者,状如石榴,而皮软可食,中虽略有类子者,而色白无核。价至贱,一二文即可市斤许,小儿且以之充饥,几乎人人喜食之,谓可辟瘴疠。”当时在福建,这种水果的价格非常便宜,一两个铜板就可以买上一斤左右,穷苦人家的孩子甚至用它来充饥。在福建,几乎人人都喜欢吃番石榴,并认为食用番石榴可以辟除瘴气。
不过,《清类稗钞》里也提到了:“然初至其地者,触之,即觉有一种恶臭,然久而亦闻其香矣。”从外地来到福建的人,如果刚刚接触到番石榴,那大概率会不习惯的,因为他们会觉得它有一种恶臭,短时间内根本难以适应。不过,如果在福建待的时间长了,那么就能发现番石榴实际上有一种特别的香味,而且还能感受到这番石榴里头蕴含着的独特韵味。
清朝时台湾百姓
喜欢用它酿酒
除了“鸡屎果”,番石榴还有许多其他外号,比如鸡矢果、拔子、番稔、花稔等等,在福建和台湾,番石榴有个别名叫做“梨仔茇”。清代《台湾通志》里介绍了番石榴:“番石榴即梨仔茇。花白味涩。”成熟的番石榴和青梨确实有几分相似。
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在台湾担任台湾府儒学教授的林谦光,把台湾的果子大概都尝了一遍,最后做出个总结:“果之美者,檨为最。状如猪肾,味甘洌,可敌荔枝;越宿即烂,故难到远地。次莫若波罗蜜、梨仔茇、王梨、芭蕉子、石榴、橘、柚、椰、槟榔、甘马弼等类。”(《台湾纪略》)
林谦光认为,台湾当地的水果中,“檨”的味道是出众的。“檨”的形状像猪肾,可味道甜美清澄,细细品味,简直能够和荔枝相媲美。不过遗憾的是,这种水果过一晚上就开始变质,在保鲜技术不发达的当时,很难运到太远的地方。结合这些因素,想必大家已经猜到了,“檨”指的就是芒果。只是如今科技发达,老百姓想吃上芒果,早就不是啥难事了。
除了芒果外,台湾还有数不尽的甜美水果,比如波罗蜜、梨仔茇……虽然林谦光没有提到这份“水果排行榜”的排名是否分先后,不过,番石榴紧随波罗蜜,这至少说明,番石榴是林谦光印象最为深刻的水果之一。
到了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清政府始设巡察台湾御史,首任巡台御史黄叔璥来自北方。虽然番石榴的味道怪,但北方来的黄叔璥大概也忍不住尝了尝,可尝试之后还是忍不住吐槽了一句:“臭味触人。”而且,他还在《台海使槎录》里记载,当时的台湾老百姓们还喜欢用番石榴酿酒:“北路有用梨仔苃酿酒者,又在蔗浆、荔子之下。”用番石榴酿的酒,味道比不上甘蔗酒和荔枝酒!看来,北方的黄叔璥先生,还是吃不惯番石榴。
秋季味道最好
早熟的臭味触人
咱们将时光轴往后拨一拨,来到清朝的乾隆年间(1736—1796)。
清朝时期,科举制度进行了一定的改革,比如新增了“拔贡生”。这是通过选拔进入国子监的生员的一种,经过朝考合格的拔贡生可以获得为官的资格:一等可以担任七品京官;二等可以到地方担任知县;三等可以出任教职。
乾隆年间,有一位叫做朱仕玠的福建拔贡生,通过考核之后被定位三等,他得到了一个一官半职:福建省德化县学教谕,主要责任是负责文庙祭祀和教育地方生员。几年之后,他被调往台湾府凤山县(今高雄市凤山区)担任教谕。在此期间,他把在台湾的所见所闻都以游记散文的形式记录了下来,后来这些文字被归纳在《小琉球漫志》中,其中便提到了番石榴:“梨仔茇,八月上市。”
台湾当地的番石榴,通常在农历八月上市。咦?之前的黄叔璥在《台海使槎录》中不是说过,每年的农历六月份,台湾的番石榴就上市了吗?
实际上,番石榴的成熟季节通常在夏季和秋季之间,每年的农历六月对应的是盛夏时节,此时的番石榴已经成熟了。不过,到了秋季,这时候的番石榴已经熟透了,这个季节的番石榴口感比之夏季的更加柔滑细腻,汁水更加甘甜饱满。
是不是可以猜想一下,来自福建的朱仕玠对于番石榴更加了解,所以知道秋季的番石榴味道最好,可来自北方的黄叔璥对番石榴相对陌生,尝的是早熟的番石榴,所以才会觉得臭味触人了。
□科普一下
番石榴和石榴
有什么关系?
“如果不是内心充盈的种子,它肯定早已称霸各大水果商超了。”对于番石榴的特点,植物学博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史军在《物种日历》中曾这样说道。在他眼中,“多多的种子,硬硬的外皮,果实顶端都有宿存的萼片,石榴和番石榴真的特别像”。
番石榴的果肉内含有很多小籽,足足有上百枚,每个芭乐果肉中的种子在150~650枚。不过,番石榴与剥了皮里面有一颗一颗籽的石榴并无直接“亲戚关系”,这就像番茄与茄子,二者其实是不同的植物。
番石榴是桃金娘科的成员,而石榴则是石榴科的成员。“这一点,就如胡萝卜之于萝卜,洋芋之于芋头。其实这些‘胡’‘番’‘洋’的前缀也能说明这些食物的一些身世。”史军指出,通常来说,带“胡”字的蔬果大多为两汉两晋时期由西北陆路引入中原的,而带“番”字儿的大多为南宋至元明时期由“番舶”(外国船只)带入,带“洋”字儿的则大多由清代乃至近代引入。可以想见,番石榴引入中国的时间还算比较早,虽然它们的老家在南美洲。
番石榴是在地理大发现之后,才被欧洲人带到亚洲来的。这种原产热带的果树并不像很多热带植物那么娇气,它们甚至能忍受-4℃的低温,并且能一生都生活在花盆之中。更难能可贵的是,番石榴的挂果年限超长,栽种两后年就能挂果,一直到树龄40年的时候还能贡献果实。
□小贴士
番石榴维生素C含量
是苹果的21倍多
番石榴的膳食纤维含量很突出,高达5.9g/100g,比猕猴桃、香蕉、桃子、橙子、哈密瓜等水果都高,更是苹果的3.5倍。而且番石榴还含有丰富的果胶,特别是红心番石榴,这种成分能吸水膨胀,促进胃肠蠕动,改善便秘。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正因为番石榴富含膳食纤维,还含有丰富的果胶,吃番石榴时一定要多喝水,这样才能让膳食纤维充分地吸收水分,便便才能变得柔软易排出,否则可能会便秘哦!另外,没熟透的番石榴口感酸涩,鞣酸含量较高,也会增加便秘的风险。
番石榴的维生素C含量在水果中算优秀选手,为68mg/100g,比猕猴桃、橙子、草莓、柠檬都高,更是苹果的21倍。1个拳头大的番石榴约为100克,吃1个就几乎能满足一般成年人一天的维生素C需求了。
番石榴采摘后
会自己催熟自己
番石榴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采摘后还可以自己逐渐催熟自己。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其食用品质和口感会逐渐提高。刚开始成熟的番石榴质地较硬、汁液少、涩味重,口感较差;随着果实成熟度的提高,质地逐渐变软、表皮泛黄,总糖含量会逐渐增加,口感变甜。
所以,如果买到的番石榴果皮比较绿,就别急着吃,先放几天,等表皮泛黄、果实稍微变软再吃,口感会更好。
(综合北京青年报、西安晚报、海南日报、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