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科技兴则民族兴 科技强则国家强

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召开,习近平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N据新华社电

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2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李强主持大会,丁薛祥宣读奖励决定,赵乐际、王沪宁、蔡奇、李希出席。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和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颁发奖章、证书,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随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两位最高奖获得者一道,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发证书。

在热烈掌声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有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我国基础前沿研究实现新突破,战略高技术领域迎来新跨越,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科技体制改革打开新局面,国际开放合作取得新进展,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习近平强调,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构建协同高效的决策指挥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调动产学研各环节的积极性,形成共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工作格局。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鼓励自由探索,筑牢科技创新根基和底座。

习近平指出,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做好科技金融这篇文章。

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习近平指出,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

习近平强调,要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开放合作中实现自立自强。深入践行国际科技合作倡议,进一步拓宽政府和民间交流合作渠道,发挥共建“一带一路”等平台作用,支持各国科研人员联合攻关。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让科技更好造福人类。

习近平表示,希望两院院士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自觉把学术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全力做好服务保障。

□相关新闻

我国食用菌界首摘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

“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成果获奖,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为该项目的重要参与单位

海都讯(记者 刘锦涵 福建日报 记者 张辉 通讯员 刘碧云 曾辉) 24日上午,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吉林农业大学、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等合作开展的“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我国食用菌界首个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

该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主持,提出“一区一馆五库”菌物资源保育理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的“三物循环”理论和从“木腐菌草腐化”理论上升到“秸秆菌业”理论;构建了多组学下“一区一馆五库”定向保育技术体系;发明了“环境和生物精准耦合”的轻简化、标准化和智慧化栽培技术体系;开创了食药用菌全株主食化、医药健康化加工技术体系;建立了占全国半数以上、国际领先的菌物种质资源库,保存标本和菌种10万余份,开发出支撑“大食物观”和大健康的深加工产品130余个;建立了菌物人才培养的完整学科体系;开创了“工厂制包+农户出菇”的脱贫攻坚模式和“菌包工厂+智慧方舱”的“联农带农”乡村振兴模式。

作为重要参与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建立了世界第三大双孢蘑菇种质资源库,并进行系统的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和遗传多样性评价,构建了核心种质群,研究了重要性状的分子遗传基础。

该所率先采用分子遗传标记辅助杂交育种技术体系,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孢菇品种“W192”,转变了我国双孢蘑菇生产从国外引种栽培的局面。该品种在全国双孢蘑菇65%以上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9年。近年来,该所选育的“福蘑”系列等良种,占全国双孢蘑菇用种量的80%、全省的95%,引领全国双孢菇总产量连续26年位居世界第一。

作为食用菌大省,福建食用菌全产业链产值已经突破1000亿元。目前,全省拥有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166家,在全国占比约20%,海鲜菇、绣球菌、杏鲍菇的工厂化生产水平全国领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