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中国青年报
“我头好晕,打字看不清字母,还是打电话吧。”在电话中,一名来自安徽的电子烟卖家表示,吸了几口“上头电子烟”,头脑不清醒。他沉默片刻,发出一阵嗤笑,随后一阵急促的气喘。“我最讨厌在我‘飞’的时候谈生意了,一点都不清醒。”他抽了自己两巴掌,显然已神志不清。
这是前不久记者暗访时遇到的一个场景。当时,这名年轻的卖家王小栋(化名)正在吸食一款名叫“替来他明”的电子烟。据了解,“替来他明”是一种兽用麻醉剂,主要用于宠物或小型动物麻醉。目前,“替来他明”尚未纳入国家管制目录,但其化学结构式及摄入后肌体反应与毒品氯胺酮(K粉)相似。正因如此,有不法分子将“替来他明”冒充氯胺酮销售。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在全国依法从严打击毒品犯罪的高压态势下,传统毒品销售渠道日渐收窄,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被不法分子作为毒品替代物滥用的情况频发,部分麻精药品花样迭代、各种伪装,让好奇心重、想“玩”刺激的青少年,一不小心便坠入药物滥用的深渊。记者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深入调查这些潜藏在阴影下的交易,并探寻其对青少年身心成长的影响。
现象:麻精药品不断迭代 擦边卖致幻类药品
平时,王小栋的朋友圈主要售卖“笑气”,每次发朋友圈,他都只配一张卡通人物吹气球的漫画。“笑气”又名一氧化二氮,是一种无色、味甜的气体。
最开始,“笑气”作为麻醉剂,运用在医疗上。这些年来,“笑气”在一些青少年中悄悄流行,并让不少人深陷其中。众所周知,直接、大量无节制地吸食“笑气”就会成瘾,对身体的危害堪比毒品。
自称大二学生的王小栋还有一个“副业”,就是售卖电子烟,他平时住在安徽芜湖。
最初,记者接到群众反映,与王小栋接触时了解到,他手上有一批依托咪酯电子烟,想买的人可以到芜湖提货,每个烟弹价格是600元,如果需求量大还可以送货到附近城市。此外,他手上还有“美托”“丙帕”“飞鸟”“T3”等其他“上头烟”品种。记者查询了解到,“美托”是美托咪酯,“丙帕”是丙帕酯的代称。
开发于1964年的依托咪酯具有镇静催眠活性,医学上一般用于静脉全麻诱导或麻醉辅助。现实中,有些不法分子利用依托咪酯的麻醉效果,将其作为毒品替代品滥用。
记者调查发现,在互联网上,有些卖家不卖列管类电子烟,却打着“擦边球”贩卖有同样危害的致幻类药品。一名号称“自己调配药丸”的卖家极力推销一款叫作“黑神”的药丸,是“私人实验室研制,走的是未列入监管的那条路,效果杠杠的”,价格为4颗1000元,卖家发来的测评体验也是“吸引眼球”,比如“会感觉和现实脱轨,记忆映射现实重叠,感觉全世界的景物都在欢悦,没有焦虑,只有快乐……”
调查:防止交易被“追踪” “只埋包”神秘交易
王小栋隔三岔五向记者推介“飞鸟”,表示这是一种新品,“(效果)差点意思”,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才能产生刺激的反应。随后,他还提供了客户“体验反馈”的微信截图。
他介绍,“飞鸟”10毫升起卖,每毫升210元,可以直接快递,其他品种要走物流。
不过,他再三强调,第一次线下“只埋包(毒贩将毒品埋放地点告知购毒人员让其自取——记者注),不见面”,“要的话通知我”。
他让记者到安徽宣城市进行“交易”。他说,如果线下交易,一个“飞鸟”烟弹要500元,两个800元。如果快递发货,10毫升烟油2500元,每个烟弹1毫升烟油,相当于250元一个烟弹。
5月8日,记者驱车来到宣城市暗访。为了防止交易被“追踪”,王小栋特地让记者发他500元的支付宝口令红包,收到口令之后才发来一个公交站的定位。
随后,他还发来一段约1分钟的视频,显示从公交车站到埋包地的路线和埋包的具体过程,埋包地就在离公交站约15米的草坪井盖旁,电子烟弹用白色纸巾包裹,用一块红砖压着,周围是一片工地。
当记者驱车赶到该位置时,发现这块地方人烟稀少,路灯昏暗,很少有车辆行人通过。
记者按照视频的指引进行寻找,果然找到一块红砖,翻开来是用白色纸巾包裹的电子烟弹,里面的烟油是焦褐色,有淡淡的果香味。
记者发消息告诉王小栋已拿到货,对方回复:“记得躺着边听音乐边玩,这个品种对环境要求比较高。”
多名网上的“上头电子烟”卖家说“埋包”很安全。但记者与他们电话联系时,他们反复试探记者要货的目的,并咨询职业、年龄。一个卖家表示:“怕你是警察,也怕你是不想买存心来捣乱的。”
专家:
成瘾性物质花样翻新
须重拳出击清源断流
5月9日,记者委托江苏某公安局禁毒部门对“飞鸟”电子烟进行鉴定。两天后,鉴定结果显示该电子烟中含有“氟胺酮”类似物。而2021年7月1日起,氟胺酮已列管为新精神活性物质。
与氟胺酮相比,“飞鸟”电子烟的分子结构进行了微调。值得关注的是,新精神活性物质氟胺酮的分子结构与氯胺酮(K粉)高度相似。实际上,不管“替来他明”,还是“飞鸟”,它们的分子结构都与毒品氯胺酮(K粉)类似。
江苏一位具有10多年禁毒工作经验的民警说,新型毒品伪装手段多,变化速度快,具有相似效果但尚未被列管的替代物质又在市场上频繁出现。预防打击新型毒品的替代滥用,需要加大力度对这些新发现的物质实行“整类列管”“全系列列管”,对具有相同基础结构物质的“衍生品”也要列入管制。
面对国内外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快速蔓延带来的新挑战,国家相关部门也是重拳出击。6月19日,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深入开展禁毒“清源断流”行动。面对新挑战,列管依托咪酯等10种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部署开展芬太尼、依托咪酯等麻精药品和“笑气”等成瘾物质专项治理。今年以来,又列管右美沙芬、复方地芬诺酯等4种麻精药品,深入开展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违法犯罪打击整治专项行动。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王志萍表示,大多数麻精药品对人体产生的影响都是“先兴奋、再抑制”。如果过量吸食麻精药品,有与传统毒品相似的危害性,可作用于呼吸、心血管、神经等系统中,对人体产生不可逆的危害,如致幻、神志不清、昏迷、呼吸暂停、窒息死亡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