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宝珍 通讯员 蔡一苇
泉州19岁的少女小琳(化名),因担心癫痫反复发作和“旁人异样的目光”,变得抑郁寡欢,最后被诊断为难治性癫痫共患焦虑抑郁。幸好医生找出病灶所在,在其身上装上一个特殊装置,能更好地控制癫痫。半年过去了,小琳的病情控制良好。
据介绍,我国癫痫患者约1000万,且每年新增40万~50万病例。癫痫患者共病患病率远高于一般人群,约一半以上癫痫患者至少共患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疾病。每年6月28日是国际癫痫关爱日,今年的活动主题就是“关爱癫痫共病”。医生提醒,及早发现并控制癫痫共患病,减少患者及家庭的疾病负担,更好地战胜癫痫发作。
女孩患癫痫
担心“随时都可能爆炸”
小琳两年前发烧至39.0℃后突然全身肢体抽搐,意识丧失,持续几分钟后缓解。此后,这种突然发作的频率越来越高,从一周一次到一天好几次。经过检查,这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姑娘被诊断为“癫痫”。
小琳辗转多家医院治疗,随着抗癫痫发作药物的种类越吃越多,发作次数逐渐减少,频率大约每月一次,程度也越来越轻,看起来不那么吓人了。可小琳觉得旁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令她难受。同时她还是担心突如其来的发作,“就像是身上有无数颗炸弹一样,随时都可能爆炸”,小琳变得敏感、脆弱,精神负担极重。
医生诊断,小琳癫痫病灶的起源可能在双侧颞叶。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癫痫中心王丰副主任医师介绍,颞叶癫痫常常表现为精神症状,主要有特殊的感觉症状,如幻视、幻听等。“在和小琳接触的过程中,也明显感受到了她的紧张感和回避感。”因此给她做了一套神经心理认知评估,发现小琳同时患有焦虑和抑郁。至此,医生明确了小琳患有“双侧颞叶难治性癫痫共患焦虑抑郁”。
特殊装置干预
女孩重回活泼开朗
癫痫中心经过多学科的病例讨论,最终定下治疗方案:迷走神经刺激术(VNS)。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癫痫中心林元相主任医师介绍,迷走神经刺激术作为微创的手术,只需将设备安置在颈部和胸口处,设备分为体内植入部分和体外部分。患者自感有发作前兆或有频繁癫痫发作时,可以由患者或家属启用外部磁铁,从而抑制癫痫发作、降低发作的严重性或缩短发作的持续时间。
手术很顺利。上周的全面复查显示,小琳脑电放电没有术前频繁,神经心理评估也提示焦虑抑郁分数较前明显减轻。小琳还跟医生分享了手术后她出游的经历,小琳妈妈也表示,开朗活泼的女儿又回来了。
□科普多一点
癫痫共病有何危害?
癫痫患者共病患病率远高于一般人群,据统计,约一半以上癫痫患者至少共患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疾病。如30%患者伴有广泛认知障碍,50%患者伴有精神障碍,自杀率为正常人群的至少10倍,死亡率是健康人群的5~10倍,而猝死风险大约是正常人群的50倍。共患病加大了患者诊断和治疗难度,增加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癫痫患者共患其他疾病时候,药物方案不易达到癫痫良好控制,即使手术可选,仍然预后不良,术后约有50%患者仍有癫痫发作。
癫痫共病有哪些?
共患病涉及多类疾病,成人常见的共病如认知障碍、抑郁焦虑障碍、睡眠障碍、躯体疾病,儿童常见共病如精神运动发育迟滞、自闭症、注意力缺陷综合征等均影响癫痫预后。
癫痫共病如何治疗?
目前仍以控制癫痫发作优先。在抗癫痫药物的选择上要慎之又慎,因为某些抗癫痫药物会对患者的情绪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对于共患睡眠障碍的患者,应避免选择可能影响睡眠的药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心理医生指导下尝试认知行为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