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综合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中新网、三湘都市报
徒步作为一项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近两年热度颇高。而随着气温升高,户外条件苛刻程度相对下降,户外徒步运动也进入黄金时间段,但极端天气、方向迷失、野生动物等问题都会为户外运动带来风险和挑战。此外,大量户外俱乐部应运而生,在助力徒步运动“破圈”的同时,也在带着安全隐患失序发展。多位徒步者建议,新人报团时选择有口碑、有资质的俱乐部,做好准备,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体验不同强度。
户外徒步看似轻松 其实风险重重
郊野徒步、爬山等户外运动看似轻松简单,实则危险重重。新入门的“小白”在缺乏常识和准备的情况下,带着一腔热血便走入自然当中,低估风险往往是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
近日,网传北京一名男子6月29日独自爬山后失踪。7月3日早上6点多,北京消防部门接到报警称,有驴友在大台街道木城涧附近一处山崖下发现一名被困男子。上午10点多,消防和公安部门现场核实,是此前爬山走失的那名40岁男性。经法医鉴定,该男子已无生命体征。一名参与救援的人士称,遇难男子生前所走的路线为铁驼山至水峪东大尖的山脊线,其中山脊很难走,还要走过几个山沟,有的沟里还有积水和断崖,十分凶险,对于户外登山经验非常丰富的驴友而言,难度也很大。此外,门头沟区在6月29日和30日都曾发布暴雨、雷电等极端天气预警。不少驴友表示,高难度的登山路线加上恶劣天气,极大地增加了独自一人户外登山的危险性。
6月初,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也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徒步探险事故。一支由25人组成的徒步团队在吊罗山林区探险时遭遇险情,最终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的严重后果。据了解,这支徒步团队是通过网络自发组织的,他们计划从琼中吊罗山乡界徒步进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吊罗山林区。然而,由于复杂的地形和不佳的通信信号,他们很快便陷入了困境。在一条悬崖瀑布的半山腰上,多名成员被困,其中一人不幸从悬崖顶部坠落身亡。
团队数量增多
“休闲”还是“初级”新手分不清
曾经小众的徒步运动如今成了网红,被当成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推销给了年轻人。周末,新晋徒步爱好者走出钢筋水泥,体验不同于日常的刺激与冒险。开启这场远离市区的乐趣,户外俱乐部成为很多徒步新手的首选。细分品类也逐渐增多,有些主打亲子,有些主打摄影,还有些强调是双语团。在增强趣味性的同时,不断挖掘徒步的可能性,吸引着更多的新手入坑。
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强度?小白们主要依靠的就是网上的信息和俱乐部的宣传。户外俱乐部发布的介绍,离不开美丽的风景照。但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崎岖的小径、陡峭的崖壁或是变化莫测的天气。一位徒步爱好者告诉记者,自己遇到过有新手以为徒步和郊游差不多,贸然上路,但体能不过关,也缺少必要装备,不仅累得够呛,还屡屡滑倒。
按照里程、海拔等因素,徒步路线多以“休闲”“初级”“中级”等(词语)划分强度,不同的俱乐部标准、名称并不完全相同。
今年4月,北京的李小姐参加了一个初级线路的徒步团,“实际感觉并不只有初级”。“写的是14公里,看着并不是很累。”途中她才发现,路线中约有四分之一都是走起来很累的石阶。此外,由于道路原因,来回分别比计划多走了两三公里。“最后我和同行的朋友都巨累。”
领队良莠不齐
缺少资质证明
由于野外徒步存在不确定性,容易发生意外,很多参与者对领队依赖度非常高。然而,从业人员良莠不齐,成了安全隐患。
在社交平台上,很多消费者反映自己遇到的俱乐部领队存在不负责任、专业度不够等问题,导致队员体验不佳,甚至遭受意外伤害。
中国登山协会2024年5月发布的登山户外运动机构注册及等级评定名单中,有25家北京公司。但在网上搜索“北京户外”,相关俱乐部则数不胜数,其中大部分并没有在其官方平台公示与旅游、体育、登山相关的资质证明。
领队的水平也并不透明。目前,北京只有少数俱乐部公开称,所有主领队、副领队全部持证上岗,拥有中国登山协会等认证的资质。目前正在网上招聘领队的俱乐部,多数提出“有一定户外经验”等要求,而拥有相关户外证件往往仅作为加分项。
说法:
徒步遭遇意外
“免责声明”真能免责?
在徒步团的报名页面,往往都有“免责声明”,声称如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组织不承担任何责任。
对此,北京市岳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岳屾山律师表示,群众性活动组织者对于参加者应当履行法定的安全保障义务,“免责条款”属于对组织者该法定义务的排除,损害了参加者的合法权益,有违公平原则,应认定为无效的格式条款;《民法典》明确规定,合同中约定“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免责条款本身也应属无效。“因此,如果活动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导致参加者受到人身伤害的,其无法免责。”
徒步活动中,领队一般是活动组织者的代表甚至是活动组织者本人,活动组织者的安全保障义务通常包括以下方面:如了解活动参与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基于本次活动的特殊情况告知潜在危险和禁忌事项,提醒患有特殊疾病、可能不适宜参与本次活动的参与者谨慎出行或要求其他成年家属陪同,配备的领队应符合组织规模的需要并应具备相应户外资质,路线规划应合理合规,对潜在危险应制定应急预案,出现参与者受伤等情况应及时采取有效救治措施等。
队员出现意外,领队是否需要承担责任?岳屾山表示,需要区分领队具体为活动组织者的代表还是活动组织者本人:如果领队为活动组织者的代表,因安全保障义务的主体为活动组织者,因此领队原则上无需对出现意外的队员直接承担责任,但如果领队对队员出现的意外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活动组织者可以在对外承担责任后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领队追偿;如果领队即为活动组织者,则其是否需要承担责任要看其是否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相关新闻
做好充分准备
遵循“STOP”“433”等原则
专业户外人建议,进行户外徒步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和了解,可以遵循“STOP”“433”“三人成团”等原则。
“STOP通用原则”:即Stay(待在原地)、Think(思考)、Observe(观察)、Plan(计划)。
“433原则”:4分体力到达目的地,3分体力返回,3分体力应对紧急情况。
“三人成团”:野生路线,至少3人以上共同出行。
“装备原则”:徒步最好不要用新装备,新装备先去安全、简单的路线试用再正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