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读闽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莆田千年古荔“宋家香” 硕果挂枝头

经当地多年细心抢救管护,今年收获了十多年来最大规模结果;这一地标景观,留住一代人的乡愁

日前,“宋家香”采摘仪式现场(蔡昊/摄)

N海都记者

林养东

两岸红垂万树,万家登梯采荔。7月,正是荔枝成熟的季节,莆田因遍植荔枝树,别名“荔城”,这里树龄在百年以上的荔枝树有2000多株,但千年以上的古荔树,唯有荔城区镇海街道英龙社区的“宋家香”。

7月6日小暑,“宋家香”开采,摘下约30公斤的硕果,收获了十多年来最大规模结果,这足以令人欣喜。过去十几年,“宋家香”不仅结果零星,还一度生命垂危。经当地多年细心抢救管护,终是留住了这一代人的乡愁。

古荔枝干脆弱 由专业人员采摘

小暑当天,海都记者来到英龙社区“宋家香”口袋公园,跨过石阶,推开雕花的铁栅栏,看到“宋家香”的身份牌,它种植于唐天宝年间(742—756年),树龄近1300年,是极为罕见的高龄多产果树。

如今“宋家香”树高仅6米多,树冠覆盖面积60多平方米,并非常人眼中的古树模样。即便如此,得知古树还挂满了红彤彤的荔枝,许多人仍赶来合影留念。

海都记者注意到,与其他荔枝树相比,“宋家香”枝干细小脆弱,分叉也多,若采摘不慎,很容易对古树造成损伤。为此,莆田市农科所派出技术人员和第三方养护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采摘,他们找好固定点摆好梯子,再用工具将成熟的荔枝精准摘下。

据了解,今年“宋家香”产果约30公斤,果实品质优良,果皮鲜红色,薄而脆,肉厚多汁,甜香可口。后续果实将进行拍卖,拍卖款项交由“宋家香”基金会,专款专用于古荔树养护工作。

多方抢救 保住这株千年名片

作为一株以家族姓氏命名的荔枝树,“宋家香”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温情往事、故土记忆。家住荔城区英龙社区的宋国华、宋宗武自小与“宋家香”相伴成长,二人退休后,主动承担起了古树的日常照料工作,轮流为古树浇水、除草等。

“前几年母树通过人工靠接,从年轻的实生树上获取营养。”莆田市农科所副研究员林革介绍,技术人员同步对母树枝条回缩短截,从而达到枝组更新、母树复壮的目的。之前每到4、5月,技术人员剪掉“宋家香”的花穗,帮助古树恢复树势,增强生命力。

海都记者了解到,2019年起,“宋家香”归由荔城区镇海街道办事处管理保护。2022年,镇海街道与一专业合作社签订了为期3年的古树管理保护协议,开展“宋家香”的日常保护管理工作,并由莆田市农科所义务提供技术指导,对古树进行不定期“巡查问诊”。

宋国华看到今年古树结硕果,内心欢喜,多年来,他见证了“宋家香”从濒危到新生的过程。宋氏委员会会长宋宗武也感慨,这些年,多亏了政府和各界人士的重视,经过全面、专业的养护,“宋家香”重焕生机。

莆田百年古荔有2000多棵

莆田荔枝栽培,兴于唐盛于宋,多栽种于溪边、渠边、水边,故有“荔枝爱照镜”之说。莆田荔枝果皮艳红、肉嫩汁多,浓甜中带微酸,风味独特,2014年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得益于悠久的种植历史,在莆田,除了“宋家香”,还有众多名木古树。日前,在荔城区新度镇下横山村,树龄938年的“荔枝王”拍出了1公斤18000元的霸气价。这棵“荔枝王”高达13米,树干周长约6米,枝叶浓密,树冠覆盖面积达600多平方米。

据了解,仅下横山村,古树名木就有276棵,树龄在500年以上的荔枝树有30棵。

莆田至今还有2000多棵树龄在100年以上的古荔树,其中32棵树龄在500年以上且枝繁叶茂,年结硕果。

北宋莆籍名臣蔡襄撰写了世界上第一本荔枝专著《荔枝谱》,书中介绍了32个荔枝品种,多半产自莆田,“陈紫”荔枝是《荔枝谱》中最称颂的品种,也是莆田现在主栽品种,占全市栽种面积的90%。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