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周婉怡 毛朝青
通讯员 陈德钧
夏日炎炎,高温来袭。三伏天的热浪席卷而来,福州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当大部分市民选择在室内躲避酷暑,享受空调和冷饮带来的丝丝凉意时,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逆流而上,投身于炙热的前线——他们是电力工人。身穿厚重绝缘服的他们,乘坐载人电动升降机“小飞人”,缓缓升至26米的高空,展开了一场场与时间和高温的较量,用汗水和毅力,为城市的用电安全保驾护航。
身穿绝缘衣
如进炼丹炉
闽侯县青口镇500千伏东大二路5号铁塔作为北电南送的关键节点,在例行的每月巡视中,工作人员发现了铁塔存在发热异常,需进行检修。16日上午10点,天空湛蓝,太阳炙烤着大地,记者跟随国网福州供电公司的输电带电作业团队,从福州驱车前往青口镇东大二路。下车后,经过近15分钟的山路跋涉,8名工作人员携带着绝缘套装、小飞人以及无人机等作业设备抵达5号铁塔。
现场,在班长的带领下,全体成员召开了班前会。明确了各自的任务后,班组成员开始工作,几位工作人员将设备取出、安装,随着无人机升空,轨道绳、安全绳被精准地挂在电线上。一位工作人员穿上了厚重的绝缘套装,将两条绳系好,坐上小飞人,缓缓升至铁塔顶端,开始进行高空带电作业。此时,室外体感温度38℃,没有风,作业人员的额头很快挂满了汗水,绝缘衣下的工作服逐渐湿透。
“阳光大时,即使不干活,站在这一会儿就是一身汗了。”国网福州供电公司输电带电作业一班班长林信恩介绍,带电作业时要穿上绝缘套装,衣服里层由隔热层和铜丝构成,具有隔热作用和屏蔽电场的作用,在平地穿着的时候,就像是在一个不透风的“温室”中,在高空直面太阳照射的时候,闷得像在炼丹炉。
此时,26米高空上,寂静的空气中时不时传来“嗞嗞”的电流声。林信恩告诉记者,铁塔经过太阳暴晒,铁塔银线的温度达到80℃,还在不断升高,作业人员即便戴着手套作业,也会感受到灼热。
烈日强电场
时时是“烤验”
“团队里大部分的成员都是有经验的老师傅,像今天的任务,老师傅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班组把任务交给新人小伙陈海旭锻炼。”林信恩说。
在烈日下,老师傅们齐齐抬头看着高空中检修的陈海旭,时不时地叮嘱和指导,不知不觉中,衣服由浅变深,湿透的衣服贴在背上。过了一个多小时,在老师傅们的配合下,陈海旭完成任务并回到地面,脱下厚重的屏蔽服、摘下绝缘手套和绝缘帽,从头到脚没有一块干的地方,头发全都湿答答地贴在额头上,脱下衣服用手一拧,汗水哗啦啦地流出来。
陈海旭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三次进行高空作业,为了实战顺利,他跟随师傅们在无电的环境下模拟操作,熟练掌握一整套安全操作流程。带电作业过程中,他们使用的是绝缘手套,手套由铜丝制成,操作起来不便,因此在日常练习时,他们会戴上手套,一练就是一整天。
在夏季进行高空带电作业,是对作业人员耐力与体力的双重考验。陈海旭说,在烈日下,穿着厚重的屏蔽服,人体的水分流失非常快,连续工作超过一小时,身体状况就会明显下降,力量和专注力也会随之减弱,在面对强电场的轰鸣声和发热的导线,心理上的恐惧也是一大挑战。“有时候,手和脚接触的地方会感到灼热,本能的反应是想要缩手,我们必须克服这种恐惧,集中精力完成任务,这些都是电力人最日常不过的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