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台风季,这份健康提示请收好

细致的准备和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台风对市民生活和健康的影响

台风“格美”将正面袭击福建,虽然高温暂时“降级”,但台风带来的强降雨、狂风、积涝及地质灾害,不仅威胁着外部环境的安全,也悄然埋下了多种健康隐患。

台风季,如何做好疾病预防,全方位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们一起来看看。

外伤防护:警惕高空坠物,安全出行是关键

台风天气中,强风不仅吹得树木摇曳,还可能导致广告牌、花盆等高空物体坠落,成为潜在的“杀手”。因此,保护头部和颈部免受伤害是首要任务。外出时,务必佩戴安全帽或利用衣物等物品包裹头部,并尽量远离建筑物、广告牌及树木。若不慎被砸伤,应立即止血处理,使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压迫伤口,并迅速就医。

此外,湿滑的路面也是导致摔倒骨折的重要原因。穿着防滑鞋,尤其是雨鞋,能显著提升行走稳定性,同时避免触电风险。行走时,尽量避开积水区域和视线不清的路段,以防不慎滑倒。若不慎摔倒,尽量采取侧面着地的方式,以减少对内脏的冲击。

肠道传染病防控:严把“病从口入”关

台风过后,环境湿度大,温度高,为肠道病菌和霉菌的繁殖提供了温床。此时,防范夏季急性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尤为重要。首先,要确保饮用水安全,不喝生水,只饮用煮沸后的开水或瓶装水。食物方面,务必彻底煮熟,避免食用腐烂变质或被雨水浸泡过的食物。剩菜剩饭在确认未变质的情况下,也需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餐前便后要洗手,不共用个人卫生用品。餐具应定期消毒。对于病人的排泄物,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以防病菌扩散。此外,不要随意采摘野生蘑菇、野菜和野果食用,以免中毒。

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清除积水,防蚊灭鼠

台风带来的大量积水为蚊虫、苍蝇等病媒生物提供了理想的繁殖环境,也增加了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因此,清除房屋周围的杂草和积水,减少蚊虫滋生地是首要任务。使用蚊帐、防蚊纱窗、驱避剂等工具进行物理和化学防蚊也是有效手段。

同时,要防止食物被老鼠咬食或污染,加强家畜管理,避免动物排泄物随洪水污染周围环境。在水中行走或作业时,尽量穿长筒胶鞋,减少皮肤暴露面积,并及时清洗涉水部位,以防病原体侵入。

皮肤疾病预防:保持干爽,避免感染

长时间浸泡在污水中容易导致细菌感染和皮炎等皮肤疾病。因此,雨天外出时尽量避开积水地面,遇雨天污水湿脚后应尽快冲洗干净并擦干,保持皮肤干爽,可在鞋袜、脚趾间撒些滑石粉以吸汗。鞋袜淋湿后要及时更换并清洗晾干以防真菌感染。糖尿病患者应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袜和雨靴以减少摩擦和划伤,避免引发烂脚等严重后果。

台风天健康小贴士

台风季节,细致的准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台风带来的健康风险:

1.准备应急药品和医疗用品,如创可贴、消毒液、止痛药等。

2.保持通信工具的畅通,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求助。

3.关注官方发布的台风预警信息,遵循专业指导进行防范。

4.储备足够的食物和饮用水,以防台风期间外出不便。

5.检查家中的门窗是否牢固,必要时进行加固。

通过这些细致的准备和防护措施,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台风对我们生活和健康的影响。

(本文由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促进所林竹撰稿)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