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29日是第14个全球老虎日。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共生存着老虎的6个亚种,分别是东北虎、印支虎、孟加拉虎、华南虎、苏门答腊虎和马来虎,其中前4种在我国都有分布。
数据显示,过去的一百年间,全球野生虎的数量,从10万只锐减至约4000只,下降了97%。威猛的它,其实也需要保护。今天的《谈天说地》一起“爱老虎哟”,聊聊老虎的那些事。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虎种群数量增长到约70只
东北虎是猫科、豹属动物,是虎的亚种之一,也是体重最大的猫科动物。成年东北虎雄性体重平均为250公斤,体长约为2.3米;成年母虎平均体重约为170公斤,体长约为2米。其最大身长可达2.9米(含尾长)。
在我国野生东北虎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东部山区,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我国切实加强虎等濒危物种抢救性保护,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虎种群数量目前增长到约70只,我国虎野生种群数量得到恢复性增长。
□数读老虎
这里有一组你或许不知道的数字,告诉你关于“虎”的更多秘密。
意想不到的“快”
过去的一百年间,全球野生虎的数量,从10万只锐减至约4000只,下降了97%,大致是“十一”当天去北京野生动物园看虎的游客人数的1/10。
全球野生东北虎不足600只,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化,老虎们已经失去了大约95%的栖息地。
意想不到的“老”
“老虎”到底有多“老”?研究显示,虎在200万年前起源于中国黄河中游区域,是中华民族的古老图腾;可追溯到距今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就出现过虎的图案。
意想不到的“大”
雄性东北虎的家域面积可达3000~4000平方公里,超过0.5个上海市的面积;北京六环圈住了2267平方公里,还不一定够一只东北虎住。
意想不到的“小”
虎是亚洲的原住民,足迹曾遍及几乎整个亚洲,横跨从土耳其、外高加索地区一直到中国东海之滨,从西伯利亚的皑皑雪原到东南亚燠热的密林,都曾有斑斓虎纹闪耀。历史上野生虎的全球分布范围,至今已经缩小了90%,也让老虎成为了人们心中罕见而稀少的存在。
意想不到的“近”
2021年4月,东北虎“完达山1号”闯入黑龙江密山某村,一时登上热搜头条;整个2021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所在地吉林珲春的居民路遇“虎大王”的次数达到30多次,2022年1月,当地甚至有一位幸运的女士连续两次遇到东北虎。我们与野生虎的距离,或许并不那么遥远。
走进龙岩梅花山
揭开华南虎野化回归的神秘面纱
华南虎,中国特有虎亚种,也曾是中国境内分布最广的虎亚种。历史上,受人类活动干扰、栖息地破碎化、食物匮乏等影响,其生存空间不断收窄,1986年以后便不再有可靠的野外个体记录。昔日,虎啸山林;如今,人们只能在动物园一睹百兽之王的风采。
龙岩梅花山是“华南虎的故乡”。1998年,龙岩市在全国率先实施拯救华南虎工程,开展华南虎繁育与野化训练。截至2023年,位于上杭县古田镇马坊村的中国虎园累计繁育成活71只华南虎,成活率超70%。
在梅花山养虎人的努力下,这些人工圈养的华南虎正逐步恢复野性,慢慢找回食物链顶端物种该有的样子。虎爸虎妈们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的孩子能够回到大自然。那里,才是真正属于它们的家。
拯救华南虎
梅花山历来是爱虎者眼中的神山圣地。亿万年前的板块运动,造就了这里独特的地质地貌。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明显的垂直地带性植被和复杂的气候环境,使之化身天然的“物种基因库”,华南虎便是其中的旗舰物种。
翻阅地方志,关于虎的记载不胜枚举,1938年编纂的《上杭县志》提到:“杭星多山,故时虎患。”过去,许多人谈虎色变。
为除虎患,我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展了大规模打虎运动,导致华南虎野外种群数量锐减。随着生态意识觉醒,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此时,华南虎已难见踪迹。它们的近亲里海虎(又名新疆虎)、爪哇虎和巴厘虎,更早已被宣布灭绝。不能让华南虎重蹈覆辙!
1998年,刚刚撤地设市的龙岩,筹措200多万元资金,在全国率先启动华南虎拯救工程,建设华南虎繁育中心,引进人工圈养的虎种,开展华南虎保护繁育研究。当年7月,黄兆锋、傅文源、林开雄、罗红星4人作为梅花山第一代养虎人,被派往苏州动物园学习养虎技术。
一个多月后,林开雄等人学成归来。9月,编号为“278”“284”“285”的二雄一雌3只华南虎,从苏州动物园出发,风尘仆仆地来到梅花山。此后,从广西、上海、河南等地引进的8只华南虎,也相继落户梅花山。2000年,龙岩市在华南虎繁育中心的基础上,选址海拔1200多米的马坊村茶盘洞山场,建设规划面积5000亩的中国虎园。
在“华南虎的故乡”,一场生物多样性保卫战拉开了序幕。
大型相亲会
6时30分,老大呱呱落地;7时09分,老二紧接其后;8时32分,老三姗姗来迟;10时40分,母虎排出胎盘,产程结束……今年1月17日,福建梅花山华南虎繁育研究所的监控室内,虎爸虎妈们围坐一团,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实时关注母虎“欢欢”生产全程。
这样的场景,福建梅花山华南虎繁育研究所所长林开雄数不清经历了多少次。
2001年7月,从广西引进的4号母虎分娩产下两雄一雌3只小老虎,实现了华南虎在高海拔地区的首次繁殖。从那以后,梅花山不断“添丁”。每一个新生命的降临,都来之不易。
每当母虎发情期,繁育基地就成了大型相亲现场。饲养员先要调虎离山,让雄雌老虎互相串笼,熟悉对方的气味,再试着让它们隔着门缝打招呼。如果雄雌老虎互不感冒,相亲便宣告失败;反之,安排它们合笼见面,等待进一步发展。但即便走到了最后一步,双方也可能随时谈崩,大打出手。饲养员必须时刻警惕,一发现气氛不对,就点燃事先准备好的鞭炮,用响声吓退进攻的一方,或者用水管冲水,将双方分开。
正因如此,尽管梅花山中国虎园现有36只华南虎,但真正走入婚姻殿堂的老虎并不多。适龄母虎中,暂时只有“欢欢”和“岩岩”参与繁殖。
为找回野性
让华南虎吃好喝好,不断开枝散叶,不是梅花山养虎人的唯一目标。比起捧在手心里,他们更希望孩子们有朝一日能够真正独立。当务之急,是找回失去的野性。
“我们采取‘循序渐进、自我学习、逐步提高、不断巩固’的方法,对3月龄以上的虎提供活体野兔、山鸡进行捕猎训练;对亚成体虎提供小野猪进行捕猎训练;对成年虎提供成年野猪、梅花鹿等大型动物进行捕猎训练。”林开雄说,为了提供充足的活体猎物,虎研所引进了野猪、梅花鹿、河麂等种群,并自我扩繁。2017年建成的华南虎野化训练基地和华南虎食物种源基地,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华南虎繁育野化训练基地。目前,梅花山中国虎园饲养的36只虎中,有20只能够在散放区捕食野猪等大型活体猎物,并实现繁育后代。
不过,目前的野化训练依然局限于较小范围内,相当于将活体猎物送到了华南虎眼前。林开雄希望,未来能够在更大范围、更加复杂的仿野生环境中,开展华南虎野化训练。
让孩子们真正回到大自然,是梅花山养虎人的终极目标。
(综合福建日报、新华、国家地理中文网、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