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蟒蛇丢了,找不到怎么办?

龙岩一野生动物保护园的蟒蛇出逃一周仍未找到;专家表示,缅甸蟒无毒,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出逃蟒蛇的母亲

蟒蛇于此处出逃,加固后的笼舍大门仍有缝隙(均为受访者供图)

N中国新闻周刊

红星新闻

近日,福建省龙岩市闽西野生动物保护园一条蟒蛇出逃,出逃蟒蛇有成年人手臂粗细,重约10斤,已逃至园区围墙外。

一周过去后,闽西野生动物保护园园长郑冀勇表示,蟒蛇确实丢了,一周来自己发动各种力量找了,但是至今没有找到。

目前,事发动物园所在的龙岩市中山公园已暂停开放,园方提醒广大市民注意安全,若发现蟒蛇踪迹,可与园方联系或报警处理。对于蟒蛇出逃一事,新罗区政府工作人员受访时表示,警方正在协助搜捕中。

“它会缩骨功”,挤开笼舍的门逃了

从1996年开办动物园开始,郑冀勇几乎就住在动物园里,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因为要在动物园照顾动物,妻子没少和自己吵架。

“我发现蛇没了应该是在7月22日早上,我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会把所有动物检查一遍,我确定在它跑出去之前的傍晚,它还是在笼舍里的。”

当日早上郑冀勇照例巡视笼舍时发现,一条10岁左右的雄性缅甸蟒不见了,笼子有明显被挤开的痕迹。

当即,郑冀勇组织员工开始四下寻找,直到当天傍晚也没有找到,最后无奈报了警,同时扩大了搜索面积。但一连几天,仍然没有找到出逃蟒蛇的踪迹。

郑冀勇透露,园区总共有4条蟒蛇,两条大蟒蛇,一条七八十斤,一条五六十斤,此次逃跑的是最小的一条蟒蛇。

对于出逃的蟒蛇,郑冀勇表示,这是自己动物园繁殖的第三代缅甸蟒,在大约20年前,自己在野外救助了一条缅甸蟒,后就在动物园内安了家,并且成功繁殖出了后代。

“当时产下卵后的大蛇放了,成功孵化出来的小蛇就留下了,这些我都向当地相关部门报备过,我也具备合法资质。”郑冀勇说。

按照郑冀勇所称,蟒蛇出逃或许有几个原因:首先是近期天气有些异常,热得厉害;其次是这一段时间来动物园的经营出现了一些问题,动物的饲料有点跟不上了,本来用于投喂小蟒蛇的老鼠供应量不够。

“又热又饿,所以它跑了。我确定笼舍的门是关好的,但是它会‘缩骨功’,所以就给挤开跑了。”郑冀勇说道。在蟒蛇出逃后,郑冀勇用铁丝对笼舍大门进行了加固,但仍然可以看出大门衔接处留有一定缝隙。

许多网友质疑,动物园养蛇为何不用更安全的玻璃防护?对此,郑冀勇解释称,动物园用的是两层网,一层是钢筋,一层是纱网。不用玻璃门窗的原因是,封闭的玻璃不透风,另外玻璃脏后无法看清笼内情况,不便于管理。

在郑冀勇的描述中,因为这条蟒蛇自出生就一直待在动物园中,对人类比较熟悉,从未发生过攻击性的行为,逃跑后大概率不会主动对人发起攻击。

关于寻找多日没有找到,郑冀勇认为,这是因为动物园周边的地理环境比较复杂,植被也比较多,蟒蛇又比较善于躲藏,很容易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造成了搜寻无果。

“之前也丢过,后来自己回来了,这次实在找不到就算了。”郑冀勇认为,自己力量有限,寻找出逃的蟒蛇难度颇大,决定放弃。

□科普一下

饿不死,吃不了人

7月27日,对蛇有着多年研究的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吕顺清对记者表示,蟒蛇是十分扛饿的动物,丢了这么几天,不用担心它在野外会饿死。“即便是最后找到了它的尸体,也绝对不是饿死的。”

对此,《博物》杂志副主编、中国国家地理融媒体中心主任张辰亮介绍称,缅甸蟒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无毒,并且在我国多地均有分布。

“只要出逃的蟒蛇本身是健康的,那么它出去之后是可以自主捕食的,爬行动物没有那么敏感,不会像哺乳动物或者鸟类那样,人工繁育的个体需要野化训练才能适应野外生存。尤其是它在成长过程中接受过活食投喂,那就更容易适应野外生存。”张辰亮说。

在张辰亮看来,福建本来就有缅甸蟒的分布,气候条件适合缅甸蟒的生存,不用担心它被热死或者冻死。

至于出逃的蟒蛇是否对人类有攻击性,会否造成更严重的伤害,张辰亮说:“你说它有多大攻击性,一跑出去就到处逮人,逮到人就吃,那早就被抓住了。动物即便是有攻击性也没有这么大的攻击性,人从它旁边过,它不会去咬人的,除非人把它捏着了,攥手里了,那它可能会攻击人。”

它又懒又“怂”

爬行动物科普博主寇天巍表示,蛇就是喜欢进行“钻”和“顶”这样的行为,家养的蛇也会经常出现“顶门缝”的行为,如果照看不周,就有可能被它顶开门后出逃。

“但是缅甸蟒性格比较懒,即便是跑了应该也不会跑太远,大概率还是藏在附近哪个犄角旮旯或者排水沟里,没有被发现。它这种蟒蛇不太可能跑出去以后漫山遍野爬,它就不是这性格的动物。”寇天巍说。

不仅如此,寇天巍介绍称,缅甸蟒属于蟒蛇里相对比较“怂”的类型,即便是出现咬人也是因为自己害怕,并且它受到个体限制,无法对人类产生多大危害。

“从分布上看,缅甸蟒相对靠北,所以要过冬要冬眠,因此它需要储存大量脂肪,这就导致它脂肪含量很高,肌肉密度低,所以它的绞杀率也是比较低的。”寇天巍说。

“这个蛇缠不死人,也吞不进去人,你说它跑出去弄死一个人,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在全球范围内目前还没有野生缅甸蟒吃人的记录。”

关于它出逃多日未被找到,多名受访者表示,不排除它被人们发现后炖了的可能。

□现实困局

73岁动物园园长:

开园28年 每月成本10万,入不敷出

公开信息显示,龙岩市闽西野生动物保护园位于福建龙岩市中山公园内,主要从事野生动物救助、科研、科普等,获得新罗区林业局颁布的福建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郑冀勇介绍,他今年73岁,从小喜爱各种动物,1996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个人投资建成了闽西野生动物保护园,已有28个年头。动物园证件齐全,属民营非企业单位,占地面积小,目前仅有700平方米,园内饲养了孔雀、猴子、蟒蛇、花面狸等十几种动物。

据了解,多年来闽西野生动物保护园的门票一直是大人20元、小孩10元。

采访中,郑冀勇对记者表示,近年来游客稀少,门票收入锐减,自己年岁已高,承担动物的日常开销困难较大。

“1996年开业后的那几年,特别火爆,每天门票收入就能有一两万元,但现如今,一周都来不了几个客人,在蛇丢了以后的这几天,更是一个客人都没有。”郑冀勇说。

根据郑冀勇的描述,自己的动物园巅峰时期有10个工作人员。但由于动物园入不敷出,各种动物的饲料、水电、场地等养殖成本每个月超10万元,现如今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自己的亲戚,大家都是“义务劳动”,已经很多年没有发过工资了。购买来的食物,也不能支撑动物吃饱吃好。

“原来我在动物园里安装了十几个老鼠笼子,抓来的老鼠就用来喂蛇,后来因为动物园救助了大量的流浪猫狗,老鼠笼子就抓不到老鼠了,蛇也就吃不到老鼠了,或许是因为这样,它饿急眼了就跑了。”

针对动物园面临的现实困难,郑冀勇表示曾经计划搬迁,搬到一个场地更大的地方,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动物园搬迁计划一直无法实施。随着城市发展,市民娱乐生活越来越丰富,同类型的动物园一度在龙岩就有七八家,这使得自己的动物园举步维艰。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动物园内的环境,还是动物的饲养环境,都不理想。“我正在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看看未来是否有妥善的解决方式。”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