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马俊杰 陈江燕 实习生 黄丹琳
2024年巴黎奥运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各项赛事都进入了激动人心的阶段。
中国跳水“梦之队”在本届奥运会上凭借“水花消失术”、断崖式领先和女双10米跳台“七连冠”等壮举,不断掀起夺金狂潮,为国家增添荣耀。尽管跳水项目吸引了众多目光,但其评分标准相较于竞速和球类项目直观的胜负来说,显得更为复杂,不易被普通观众所理解。
那么,除了波澜不惊的水花消失之外,跳水比赛还有哪些门道?特别是对于不太熟悉跳水这项运动的观众来说,欣赏比赛时还有什么看点?
近日,海都记者向福建省游泳跳水运动管理中心(下文简称:管理中心)进行了一番了解,以飨读者。
除了看水花,还能看什么?
北京时间7月31日,陈芋汐和全红婵一路领先,夺得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跳台金牌;8月2日,中国队组合王宗源/龙道一在男子双人3米跳板决赛中夺得冠军。在此前结束的男子双人10米跳台、女子双人3米跳板比赛中,中国选手均夺得金牌。截至8月3日,中国跳水队共拿下4枚金牌。
跳水项目,许多人是从小看到大的,看选手在空中优美的翻腾和转体动作,以及惊为天人的“水花消失术”,堪称视觉上的一大享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水花大小就是评判一个跳水动作完美程度的关键点之一。
其实,在跳水比赛中除了“水花消失术”之外,还有许多精彩看点。
管理中心竞训科科长林芝向记者介绍,跳水被誉为“空中芭蕾”,运动员的脚尖、膝盖、手掌、姿态是否优美,有没有艺术感或者力量感,动作是否连贯、协调,转体和翻腾是否完成到位,整体动作完成得轻松还是笨重,这些都是评分的考量因素。因此,观众在观看跳水比赛时,除了关注运动员入水时的水花,还可以注意他们在跳水过程中动作的细节,运动员优美的姿态、到位的动作等都是关键的看点。
解说词中的神秘代码,代表什么?
“5225B”、“207C”、“205B”……这些神秘代码时常会出现在跳水比赛的解说词中,它们究竟有何特殊含义?
“跳水动作的代码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用来描述动作的类型、翻腾圈数、转体周数和身体姿势。”林芝向记者解释。
据介绍,跳水动作代码的首位数字表示动作组别,确定动作起跳方向,或者转体动作还是倒立动作,1-6依次分别代表向前起跳、向后起跳、反身起跳、内向起跳、转体动作、倒立动作(通常在高台跳水中使用);第二位数字表示翻腾方向,0-4依次分别代表没有方向、向前翻腾、向后翻腾、反身翻腾、内向翻腾;第三位数字表示翻腾的周(圈)数,1代表转半圈,2代表转一圈,3代表转一圈半,以此类推;而代码中的字母则表示运动员在空中的身体姿势,A代表直体、B代表屈体、C代表抱膝、D代表转体。
由此,“207C”就表示运动员“向后起跳翻腾三周半抱膝”;又比如,“6243D”流畅解读为“倒立起跳并向后翻腾两周转体一周半”。这样解读,听起来画面感就有了,感觉真的好厉害。
每一个跳水动作代码都有着独特的含义,能够帮助裁判和观众了解运动员所执行的具体动作及其难度。而跳水动作的难度越高,成功完成该动作所获得的分数也会越高。
主客观博弈,评分的魅力也是看点
在跳水比赛中,裁判员的打分情况是观众所重点关注并且热烈讨论的。
林芝向记者介绍:“在裁判评分规则里是有评分标准办法的,但是打分项目的魅力也在于此,因为每个人的审美和喜好不同,动作的一瞬间对裁判员的视觉和感知冲击也会不同,所以打分不会保持一致。另外,裁判员座席的误差让裁判员观看的位置角度也会有一些偏差,可能会看到不同的问题。”
跳水双人赛的裁判打分情况较单人赛更为复杂。“如果是双人赛,则有些裁判是打技术分,有些是打双人同步分,即使运动员个人动作完成很完美、技术分很高,但是若同步不整齐,那么同步分就会低。”林芝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跳水比赛一直以来都采取十分制,根据项目的不同,裁判的数量也会不同。巴黎奥运会沿用国际泳联的裁判制度,并使用视频回放技术来辅助裁判,以确保判罚的公平和准确。在接下来的奥运比赛中,中国跳水队还将参加女子10米跳台决赛、男子3米跳板决赛、女子3米跳板决赛、男子10米跳台决赛,继续为国争光。
记者从福建省游泳跳水运动管理中心获悉,近年来,中心不断学习调研、引进人才、开展合作,各项目涌现出一些优秀小将。比如2006年出生的闽将陈露颖在巴黎奥运会女子200米蝶泳半决赛中游出2分08秒07,位列第十,离决赛仅差0.55秒。这也是时隔16年,福建游泳运动员再次在奥运赛场上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