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见习记者 刘帆风
记者 吴臻 文/图
8月食鲜季,贝类最美味。眼下,在“中国渔业第一县”连江县,鲍鱼、花蛤等5种养殖贝类,争“鲜”上市。其中,连江2.3万亩缢蛏喜获丰收,预计总产量达6万吨,总产值达18亿元,为近十年来最好收成。这些缢蛏不仅供应给本地市场,还远销上海、广州等地。
缢蛏养殖迎采收旺季
缢蛏,俗称蛏,可加工成蛏干、蛏油等,具有药用价值,素有“海中人参”的美誉。连江晓澳镇地处敖江、闽江入海口,海水与淡水交换频繁,产出的缢蛏粒大、肉厚、味鲜。
“每年都会有很多客户预订,一上岸就被抢购一空。”蛏农林大爷介绍,当地缢蛏均价在每公斤30元左右。据悉,道澳村的缢蛏养殖面积有1000亩左右,采收期从7月持续到9月。由于土壤营养物质、海水咸度等因素的影响,连江蛏的味道与其他地区的蛏子有着明显的区别。它肉质鲜嫩、口感爽滑、营养丰富,是夏日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它是海鲜档口的“香饽饽”
6日上午,记者走访了福州多家农贸市场及商超。“平均一天能卖出50~60斤的缢蛏。”鼓楼区西洪路达福丰荣市集内一家海鲜档口的老板何先生告诉记者,蛏子虽一年四季都有,但7、8月份的蛏子个头最大、肉质最饱满,吸引不少市民前来购买。
鼓楼区灵响小区附近一处便民市场里的一家海鲜店里,不少顾客正在挑选蛏子。店老板介绍,马尾海鲜批发市场每天凌晨0点—1点是专门批发蛏子的时间段,有来自不同产地的蛏子,福州的海鲜商家选择购买宁德、连江产地的蛏子比较多。7、8月份正处于缢蛏旺季,不仅品质好,价格也会比淡季更“美丽”,其中个头大的缢蛏价格为25元一斤,个头小的缢蛏19元一斤,淡季时价格会在此基础上上涨5元~10元。
在旁挑选缢蛏的依姆和记者分享了她的选蛏小妙招:先观察外壳形状,若是金黄色的壳说明表壳薄、肉质厚;其次,再用手碰一碰触角,如果触角伸缩说明蛏子是活的。
蛏子虽美味,摄入需适量
福建省儿童医院消化营养科陈玉云副主任医师表示,蛏子属于低脂低能量高蛋白食品,同时富含锌、铁、钙等矿物质,特别是锌的含量较高,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不过,蛏子等海鲜类食品可能带有沙门菌属、大肠埃希氏菌等细菌,易引发胃肠炎,甚至食物中毒。因此食材的新鲜度和清洁度至关重要。在烹煮海鲜时一定要蒸熟煮透,尽量避免生食或半生食。
“海鲜味道鲜美,但吃海鲜时要注意适量摄入。”陈玉云副主任医师特别提醒,蛏子是高蛋白食品,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严格控制摄入量。此外,痛风患者、消化功能不佳的患者,也要适当限制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