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宝珍
近日,福州闽侯县一名七旬依姆,在喝了自采草药熬制的药汤后,出现中毒症状,并快速发展,送到医院时已极度躁狂,一度心跳呼吸骤停。经福建省立医院急诊科(金山院区)等全力抢救,依姆才转危为安。
夏日天气炎热,一些市民有煮制“草药”当作凉茶的习惯,认为凉茶能滋补强身、消暑祛湿。对此,医生提醒,不要盲目自行采摘、配服野生中草药,否则一不留神,“补汤”就成了“毒汤”。
“补汤”成了“毒汤”,险些丢命
据介绍,今年76岁的李依姆(化名),一向有自采草药熬制药汤喝的习惯。前两周,她按以往经验上山采了一些草药来煎煮,而且为了“好得快一点”,这次熬得特别浓。谁知,草药汤喝下去不到一小时,她就觉得头晕、眼花、全身乏力,赶紧打电话叫儿子回来送她去医院。
“患者送到医院时,已陷极度谵妄状态,意识模糊不清。”福建省立医院急诊科(金山院区)游国平医生介绍,老人的情况非常糟糕,刚刚送到急诊抢救室床边,就突然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医护团队迅速给予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以及肾上腺素药物治疗后,依姆才恢复了自主心跳,随后被快速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继续治疗。在ICU治疗2天后,李依姆转危为安,转至普通病房。目前,老人已康复出院。
□提醒
过量或不当使用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以往也有喝过同样的草药汤,这次为何这么凶险呢?对此,省立医院金山院区急诊科主任陈敏主任医师表示,中草药学博大精深,须做到因病施治,对症入药,“每种中草药都有其特定的使用剂量与适应症,过量或不当使用可能带来健康风险。如车前草过量可能引发抽搐,蒲公英与鱼腥草过量或致胃痛,而大白花过量更会导致中毒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等”。
此外,非专业人士还可能将中药材混淆,比如马钱子(又名断肠草)处在开花期时,就与金银花相似,极易混淆而发生误食中毒情况;中草药商陆,因为形态极似马齿苋科的栌兰(俗称土高丽参),而被误当作土人参或者野生天麻来栽种,过量食用后会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会躁动、昏迷,甚至因心肌损害和呼吸肌麻痹导致死亡。
陈敏主任提醒,对于不熟悉或难以准确识别的中草药,应坚决避免自行采食、购买及食用。一旦在接触或食用中草药后出现皮肤瘙痒、过敏反应、胸闷、呕吐、腹胀腹泻,甚至是口吐白沫、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就近前往医院就诊,切勿延误治疗时机。对无法判断是否为中草药中毒的病情,应当保留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或送往相应检验机构以确定毒物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