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周婉怡/文 毛朝青/图
在福州长乐国际机场,遗忘行李、亲朋走散、小矛盾小纠纷,不时成为旅客出行中的“小插曲”。面对种种突发状况,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直属分局机场派出所的民警,总能快速将每件事办暖、办善。
他们是如何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的?日前,记者走进这支警队,了解他们如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针对寻物、寻人、化解矛盾纠纷,打造出三把“金钥匙”,即“完璧”“圆镜”“冰释”三大机制,为旅客提供平安、舒适的出行环境,真正诠释“人民公安为人民”。
完璧归赵
遗失物品快速找回
“我的行李箱丢了,请帮帮我……”2023年6月9日清晨,机场派出所接到了一通不同寻常的报警求助电话。电话那头,张女士带着明显的哭腔,语无伦次地描述着丢失的箱子的特征。两名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张女士泪流满面。“行李箱……照片……母亲……”只言片语间,只有这几个关键词能够勉强辨识。
“当时张女士已泣不成声,几乎无法站立。”民警余森回忆。经过耐心引导,张女士渐渐冷静下来,告诉民警,她在乘坐空港快线到达长乐机场后,发现大巴上的行李不见了。为了安抚张女士的情绪,他们决定留下一位民警负责陪伴,余森则快速启动寻物“完璧”机制,通知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值班人员通过机场公共视频查找,将遗失物品特征发至机场联防微信群内,并联系失物招领处、机场地勤、物业、空港快线公司等相关单位协作配合。
经过近半小时的努力,他们很快就在候机楼7号登机口处,找到了张女士的行李箱。原来,张女士的行李箱和另一个旅客的相似,两人在下机场大巴时拿混了。而张女士之所以情绪失控,是因为行李箱里存放的是她母亲的遗物。箱子险些丢失,让她感到十分自责。
“‘完璧’机制,是我们向每一位有物品遗失的旅客给出的承诺,也实现了多部门、多单位秒级联动响应,以最快时间让失物‘回家’。”余森说。2023年以来,机场派出所共受理旅客报警求助656起,其中为旅客找回遗失物品352件。
(下转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