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为福建建设生态强省提供了宝贵思想财富、精神动力和实践先导。福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以新的改革实践纵深推进新福建建设。今起,本报开设“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专栏,报道我省各地各部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的思路举措、火热实践和成效经验,敬请关注。
N海都记者 罗丹凌
提及20世纪90年代福州西湖的水质,不少市民直摇头,说那时“又黑又臭”;而今,“悠游西湖”成了福州文旅的活字招牌。置身于“福舟”,鹭行掠晴空,鱼戏碧波中,日可赏古榕垂岸鸟啾啾,夜可享古韵盛宴灯光秀……
8月7日,由中宣部组织的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活动在福州启动,中央和省直主要新闻单位100多名媒体记者分两路深入福州、厦门、泉州、南平、龙岩、三明等地,开展为期7天的集中调研采访。首站,记者们来到福州,看水色秀丽的内河,了解福州建设山水人城和谐共生背后的故事。
乘“福舟”悠游福州 风景宛如山水画
采访中,记者们登上“福舟”,从西湖出发,途经白马河、东西河,最后抵达黎明湖公园。一路上,眼前的风景宛如一幅流动的山水画,令人陶醉。让人很难想象,三十年前的西湖竟是那般光景。
八旬老人林国山在西湖边上住了大半辈子,他介绍,20世纪90年代,正是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之时,西湖周边土地被大量开发,且市民用水量不断增长,沿湖周边的污水管容量根本满足不了需求,大量生活污水便被直接排入西湖,导致水体黑臭,城市内涝。那时,每当经过西湖,林国山只能掩着口鼻,快步而过。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开展水系治理,成了福州人民的迫切愿望。当时主政福州的习近平同志亲自擘画并前瞻性地提出“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条块结合、齐抓共治”的治水方针,推动出台《城区内河综合整治规划》,实施西湖综合整治、晋安河清淤等水系治理工程,福州内河就此踏上了“治水”的“征程”。
西湖水质“脱胎换骨” 榕城内河展新颜
该如何治水?2001年2月2日召开的整治西湖现场办公会上,明确了“清淤、截污、引水、管理”等综合治理办法。
据福州西湖公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回忆说,当时的清淤包括对西湖和上游屏西河、梅峰河、铜盘河清淤。截污包括两方面工作:一是沿西湖东西两侧设截流雨水干渠,将西湖东侧、西侧雨水截流送至西湖出口水闸下游;二是结合祥坂污水厂二期污水管网建设,对西湖流域上游污水进行截流。引水主要是在已投入运行的屏西河5立方米/秒引水基础上,引3~4立方米/秒闽江水入铜盘河,增加汇入西湖的闽江水。管理包括定期清理淤泥和加强日常养护,以巩固整治成效。
通过四个多月的努力,福州西湖治理成果显著:清淤30万方,建设截污渠1.8公里,投用文山里引水泵站,同时建立起一系列管理机制。整治后,西湖水面清冽可鉴,水质可谓“脱胎换骨”。
不仅仅是西湖,2016年,福州市打响了城区水系综合治理攻坚战,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治水方略,福州紧密结合实际,确立和实践了“系统综合、生态自然、标本兼治”三大治理理念,对福州城区水系进行科学、综合治理。
在三大理念的指导下,福州还运用了全面截污、全面清淤、全面清疏、全面治理污染源、全面实施城中村改造、把水引进来、让水多起来、让水动起来、组建联排联调智慧管理体系等系列措施,以及“种树”“修路”“亮灯”“造景”“建园”等五个办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福州市获评首批“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2023年,福州内河治理、防洪排涝等案例和经验在第二届联合国人居大会上分享,内河违法事件“随手拍”等机制获住建部表扬并在全国推广……一项项国字号荣誉花落福州,无不彰显福州市生态治理成果已深入人心。
城市生态建设 福州硕果累累
水系治理仅是福州打造宜居之城的一个缩影。
记者了解到,作为“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福州在城市生态建设方面硕果累累,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首届全国十大大美城市”等荣誉称号。至2024年初,福州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54%、绿地率达40.3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98平方米,其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较1990年初的3.7平方米翻了两番,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市域内1300多公里的福道与街巷紧密相接,近1500座大大小小的公园星罗棋布,犹如颗颗璀璨的绿色明珠镶嵌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市民在家门口就能进福道、登福山、临福水、览福地,尽享榕城园林之美、生态之福。
与此同时,城市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不断推动城市崛起发展。21世纪以来,福州经济连跨两个5000亿级台阶,进入“万亿俱乐部”,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州“生态优美”“经济强势”“政通人和”,正如《闽都赋》所言,“有福之州,斯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