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江方方 文/图
福州长乐区种植番薯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朝,全中国最早。400年前,长乐人陈振龙将外来物种甘薯引进家乡长乐,并且,其后代致力番薯培育推广,历经170多个春秋,为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陈振龙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甘薯之父”。如今,在长乐区文岭镇前董村长乐番薯的深加工,让番薯有“身份”更有“身价”,走出一条产业振兴致富路。
用传统技艺 复刻记忆中味道
“这款长乐番薯糖是我们的‘网红产品’,主要原材料是来自长乐文岭镇前董村生产的番薯,纯手工制作……”长乐区土卜薯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直播间,合作社负责人董枝辉介绍农产品之余,不忘与屏幕前的网友们互动。种类丰富、品质上乘、包装精美的番薯制品一经上架,引得网友们争相下单抢购。
2019年,董枝辉响应政策,结束省外工作回乡发展。看中长乐番薯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深厚底蕴,他加入了番薯产业。
最初,为了做好番薯制品的深加工工作,董枝辉多次向村里的老人请教,通过复刻小时候记忆中的味道,将传统美食重新端上餐桌。
在合作社的货品展示架上,番薯糖、番薯干、番薯淀粉、番薯粉丝……各类番薯制品琳琅满目,董枝辉通过创意改良,让“土”特产变得“潮”起来:用糯米纸包裹着番薯和各式坚果,咬上一口,坚果的香气、番薯熬制后的甜香溢满口腔,甜而不腻。这款番薯糖已成为当地一款明星产品。
创立本土品牌 村民家门口实现就业
近年来,合作社通过积极挖掘番薯加工厂商,并与其合作生产优质番薯衍生产品,形成了线上、线下“自营+合作”兼代发模式。目前,合作社内售卖的番薯制品已经达到近20种,同时,番薯盆栽、新鲜番薯等产品也饱受热捧,最远销售至新疆。
“不少归国华侨和海外经商的侨胞每次回国都会向我们订购地瓜烧、番薯干、番薯糖、番薯丸等产品,甚至还有不少海外乡亲通过海外邮寄的方式将番薯制品带出国,为我们长乐番薯做宣传。”董枝辉告诉记者。
合作社开出高于番薯市场收购价价格,带动农户产出优质番薯。在村民的悉心照料下,优质的番薯回到合作社成为原材料。最后制成的番薯制品再走出前董村,带着陈振龙的故事和乡土文化,去往世界的每个角落。
“制作番薯糖一锅的价格是100元,我们几个村民一起制作,一天可以做7~8锅。”一位帮忙制作番薯糖的村民告诉记者,如今一到番薯糖制作的季节,就有不少村民参与番薯糖的制作。通过番薯深加工带动了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增收、顾家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