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今年的8月17日是福州解放75周年,福建省军区原司令员、95岁的卢福祥深情回忆起当年的浴血奋战:

“一个连,俘虏敌人数千”

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会员向纪念碑献花

卢福祥与老战友等亲切交流

N海都记者 罗丹凌 毛朝青 文/图

8月17日,在福州仓山区仓前公园“解放福州纪念碑”前,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举行“福州解放75周年”纪念活动。

活动在《歌唱祖国》的歌声中开始。在现场,福建省军区原司令员、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原会长、95岁的卢福祥激动不已。卢老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参加过苏中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著名战役,立过8次战功,获得“三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等,被纵队评为“战斗英雄”。

作为解放福州的亲历者,卢老深情地回忆起为新中国浴血奋战的光荣历程,缅怀牺牲的战友,感慨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回忆

“一个连队俘虏敌人一个兵团部”

卢福祥是江苏姜堰人,1929年2月出生。15岁那年,他瞒着家人加入新四军,开始了自己的战斗生涯。福州战役前,他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9军254团7连连长,是全团最年轻的连长。

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在福建横征暴敛,民不聊生。“我们的干部和战士听了,个个义愤填膺,希望早日进军福建,解放陷入水深火热的劳苦大众。”卢福祥回忆道,从进军福建开始,一路上的艰难险阻难以预计,多亏有了百姓和支前民工的支持,“老百姓二话不说,把自家囤的干菜拿出来给我们吃,地瓜干、菜干、笋干……我们吃的将近五分之二都是这些干货”。

1949年8月,第29军兵分三路包围福州,力求把敌军聚歼在福州地区。8月17日,福州解放,残敌渡过乌龙江向南溃逃。卢福祥接到上级指令,率全连以最快速度赶至福清宏路以北的山坳口拦截这股敌人。当晚,天降大雨,山路湿滑。为了抓到溃逃敌军,战士们只能用手扯住杂草、树枝,艰难地爬到山顶。此时,拖家带口的敌人正狼狈地行走在杂草丛中的小道上。卢福祥并不知道对方有多少人,带领战士们直冲上去,边冲边喊:“蒋军弟兄们,你们被包围了,缴枪不杀!”

早已无心恋战、一心溃逃的国军士兵见局势无法逆转,纷纷缴枪投降。“在解放福州战役中,我连在福清俘虏敌人一个兵团部,其中中将一人、少将10人,共计4700余人,这是在解放福建中唯一一个俘虏敌人兵团部的连队。”卢老回忆道。

感慨

“伟大辉煌的成就,靠的是共产党的领导”

福建是卢老的第二故乡,解放福州后,他一直在福建工作、生活,对闽山闽水有着浓厚的感情。

卢老回忆,解放初期,福州城市商业凋零,人民生活、生产困难重重。“当时福州人口只有200多万,而且缺饮用水、缺电、缺粮。”卢老回忆,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与军队的积极参与下,福州建了八一水库,解决了吃水问题。为解决吃饭问题,部队用卡车从外地一车一车地将粮食运到福州。

如今,福州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变。卢福祥感慨道,现在的福州市常住人口800多万,2023年人均GDP逾15万元,在全国排在第17名。“国家强盛,人民富裕。这些伟大辉煌的成就靠的是共产党的领导,靠的是无数先烈流血牺牲、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获得的。我们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多贡献。”卢福祥说。

□相关链接

1949年,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在解放上海后,根据毛主席、党中央关于提前解放福建的战略决策,在司令员叶飞、政委韦国清指挥下,挥戈南下,进军福建,发起福州战役。8月17日,第10兵团第28军攻打福州万寿桥,245团3营为突击队,强攻受阻,营长受伤,副营长魏景利在指挥第三次进攻中壮烈牺牲。攻打万寿桥是解放福州市区内最激烈的一场战斗,攻克万寿桥标志着福州城区全部解放。

2019年6月,省新四军研究会自筹资金在仓前公园设立了“解放福州纪念碑”,每到8月17日这一天,就在这里举办纪念日活动,至今已是第六个年头。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