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郭思琪 吴诗榕 文/图
近日,福州晋安区福晟·钱隆御景小区内出现大量非洲大蜗牛,遍布居民楼外墙、草丛、水池等处(详见8月15日A04版)。日前,不少网友在评论区表示,福州还有多个小区有非洲大蜗牛出没。
8月22日,记者走访福州多个小区,发现确实存在非洲大蜗牛的身影。而在回访福晟·钱隆御景小区时,物业工作人员也表示,虽经数次消杀,依旧难以根治。对此,福州市植保植检站工作人员支招,给出四个有效防治非洲大蜗牛的方法。
物业:年内数次消杀 但依旧治标不治本
22日,记者来到晋安区福晟·钱隆御景小区,相比先前,此次仅在小区绿化带内和泳池旁的水池内发现数只。“前阵子雨季,出现了大量的非洲大蜗牛,有的爬到路中间,一不小心就会踩到。”物业工作人员林女士说,今年小区里的非洲大蜗牛突然“爆发”,每消杀一次都是成桶成桶装。
针对聚集在不同位置的非洲大蜗牛,物业称,他们将颗粒状的四聚乙醛撒在路边、墙脚及绿化带内,一晚可见效。而后会再次对小区进行全面清扫,将数百斤的非洲大蜗牛装进垃圾袋,随后送进垃圾屋,等待清运。
据了解,今年来,福晟·钱隆御景小区物业已进行数次消杀,一次要用掉近20包四聚乙醛。“虽然有效,但依旧治标不治本,暗处的蜗牛卵无法完全清除,非洲大蜗牛会卷土重来,有大有小。”林女士说,希望有关部门能提供指导意见。
走访中,在台江区红星苑、晋安区世欧王庄、仓山区中发印象外滩等多个小区,均发现非洲大蜗牛的身影。
部门:4个方法 科学“治蜗”
记者咨询了福州的一家消杀公司,员工刘先生称他们会选择药物(高效氟氯氰菊酯)兑水30至50斤后进行喷洒,并不会对小区植被造成影响,但对鱼塘等水体会造成污染。“如果全天天晴,就可以有效消杀,即便下雨,蜗牛接触到药物也会死亡。”
福州市植保局工作人员表示,非洲大蜗牛属旱生软体动物,昼伏夜出,给防治带来一定困难。首先,可以采用物理防治的方式,在黎明、黄昏、夜间或者雷雨天过后,在蜗牛出来活动觅食的时候,进行人工捕杀,或者用食物如青菜进行诱捕,捕捉到的蜗牛集中用生石灰粉、草木灰等撒施毒杀,或用开水烫死后深埋,少量发现也可在螺体撒食盐处理。“也可用苛性碳酸钠、干石灰、钾盐镁矾拌土形成一条保护带,阻止蜗牛侵入。”该工作人员说。
其次,化学防治也是一种方式,用四聚乙醛、硫酸铜等杀蜗药剂进行防治。四聚乙醛通过蜗牛、蛞蝓等有害软体动物的吸食或接触,使有害软体动物快速中毒而失水死亡。此外,采用毒饵诱杀也有一定效果,常用5%砷酸钙与1.6%四聚乙醛混合,同蜗牛食物掺在一起作毒饵。
再者,利用农业栽培措施,改变生态环境。蜗牛喜湿但忌水,水旱轮作可杀灭蜗牛。铲除花圃、菜地周围的杂草,破坏其越冬越夏场所,也可减轻蜗牛危害的发生。最后,积极保护利用蟾蜍、青蛙、蚂蚁、鸟类等生物,提倡饲养鸡、鸭、鹅等来控制非洲大蜗牛。保护好自然天敌,或人工饲养释放,以稳定控制非洲大蜗牛的数量。
“通过上述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地控制非洲大蜗牛的数量,保护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福州市植保局工作人员说。